11月1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福建省9个品牌上榜(南平占4个),其中建瓯锥栗榜上有名,使得建瓯又增加一张“国家级名片”。 建瓯市是“中国锥栗之乡”,锥栗栽培品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目前,该市锥栗种植面积达57万亩,年产量4.16万吨,年产值6.7亿元,直接参与锥栗生产的人员3万余人、流通和加工企业200余家,因锥栗产业受益人口达23万人,人均年增收3956元。锥栗已从“土疙瘩”变为栗农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品牌引领:千年锥栗焕发新风采 在建瓯,锥栗又俗称“榛子”,具有“糯、甜、香”的独特风味。《本草纲目》有言:栗、肾之果也,栗能通肾,益气温胃,久食必强健。 建瓯锥栗的独特优势,千百年来一直得到人们的青睐。据嘉靖《建宁府志》记载,锥栗原产于建瓯西乡(今龙村乡),其人工栽培始于汉代。早在宋代,锥栗已作为一年一度祭祀孔子的祭品,明代时作为贡品之一,以“贡闽榛”而著名一时。而在民间,直到今天农村仍然将锥栗和红枣作为女方的陪嫁物之一,以寓“早立门户”之意。 “我们把锥栗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和脱贫攻坚、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常抓不懈。”建瓯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晓健说,要力促树上增产、树下增收,产业循环、生态富民,既绿了荒山,又富了百姓,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货好还得巧吆喝。种锥栗的人多了,品质也提升了,建瓯市开始想方设法推广锥栗品牌。近几年,该市先后组织栗农参加上海世博会、海峡两岸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博会等大型展会,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锥栗逐渐为外界所了解,品牌逐渐强起来、亮起来。2001年,建瓯锥栗获评得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4年,建瓯锥栗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 建瓯锥栗》(国家标准GB/T19909-2005);2007年,建瓯锥栗获得“国家100个经济产业示范县”之一;2010年,建瓯锥栗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鲜果)”;2012年,建瓯锥栗获评“国家地理标证明商标(加工产品)”;2017年,建瓯锥栗获评“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建瓯锥栗获评南平市首批“武夷山水”区域公共品牌使用权的企业。 今年5月9日,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中国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发布了2019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全国有598个品牌登上5亿元榜单,“建瓯锥栗”位列其中,排名第96名。建瓯锥栗从山里的“土疙瘩” 跻身于5亿元品牌价值。 牌子大了,更要细心呵护。每年锥栗收购期间,建瓯相关部门都会对锥栗市场进行监管,对假冒建瓯锥栗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政府扶持:小锥栗做出大文章 站在山脚下,望着山坳里成片的锥栗树,龙村乡吴地村村民余荣烈心里别提多舒坦:“好日子全靠它呢!” 今年收入多少?“这个数。”老余立刻眉开眼笑,伸出双手比画出个“十”字。“今年高海拔的锥栗价格更高,赚了十万块!” 50多岁的余荣烈是位“老把式”。别看他打记事起就和锥栗打交道,可一开始却并没有摸清锥栗的“秉性”。吴地村自古就有种植锥栗的传统,不过长期都是零星散户靠天收不成规模。 “俺这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地少不打粮,不种锥栗没出路。”老余是个勤快人,2003年,他从村里承包了80多亩荒山,从此过起靠山吃山的生活。一有空闲,他便来到荒山,沿着山坡垒坝、挖坑、栽树、挑水……渐渐地把锥栗树栽满山坳。 “可结出的栗子个头小,产量低,还卖不上价。”老余和许多栗农一样陷入迷茫。 为把锥栗树真正变成农民的“摇钱树”,建瓯成立锥栗协会,以乡镇、村为基础建立了20个锥栗专业合作社,有3万多户栗农成为合作社成员。“为做大做强锥栗产业,近年来,建瓯市大力实施‘科技兴榛,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采取了‘控制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激活流通、深化加工、提高效益’的产业化发展措施。”原建瓯市锥栗协会会长李宏英说,该市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先后建立市、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全面推广锥栗品种改良、矮化密植、扩穴改土、配方施肥等丰产栽培技术。 该市还通过聘请锥栗专家来现场给农户讲课,从育苗、防虫、修剪、施肥到嫁接手把手指导种植锥栗,全市95%以上的栗农掌握了锥栗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技术要领,产量逐年增加。“你看现在新技术剪枝后锥栗个头,比原来大了不少。”老余抓了一把新炒的锥栗说,“现在个头都这么均匀,也没有大小年一说,年年都挂果。我家的锥栗林通过实施‘锥栗生态高效配套技术’,锥栗产量增长了四成。” 政府真金白银的扶持和激励,使栗农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漫山遍野的锥栗树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龙头带动:锥栗出深山闯天下 如今,消费者可以轻松网购到建瓯板栗产品。这缘于建瓯市电商产业园搭建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网络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把锥栗产品变为众多消费者喜爱的“网红”产品。 “建瓯锥栗要完成从规模优势向产业强势的转化,还必须跨过精深加工、品牌推广等几道关口。这几年,建瓯锥栗产业就在朝这些方面努力。”陈晓健说, 当地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引资引智,推进锥栗产业升级换代,向精深加工迈进。建瓯市先后成功地完成了《锥栗优良无性系选择的研究》、《锥栗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锥栗生态高效配套技术》等20余项锥栗攻关课题研究。2005年,市锥栗协会与浙江大学开展技术合作,研制锥栗脱壳机取得成功,填补了我国锥栗脱壳技术的空白,为锥栗的精深加工开拓了新路。 目前,建瓯已有明良、易扬、久和等16家锥栗加工企业,每年可加工锥栗约1万吨。这些企业在全国首创锥栗木棉醇曲奇饼干、酸枣糕、月饼、粽子、酒等系列产品。而建瓯的锥栗产品更已达四十五种,锥栗加工迈向多样化、精深化。“正是看好锥栗这一绿色健康产品的前景,近年来,公司又投入400多万元,新建锥栗冷库、加工生产线,年可深加工即食锥栗60万公斤。”光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祥斌说。 好品质赢得大市场。如今,建瓯市已在上海、大连、广州等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锥栗销售网点,并积极拓展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市场,产品已打入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品质比北方板栗好,外观更亮泽、风味更鲜美可口、生食更感清香、脆甜、糯性好,市场批发价每公斤比板栗高出1元左右。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江由说:“世界锥栗在中国、中国锥栗在福建、福建锥栗在建瓯”。 一项项举措真抓实干,一次次部署化为成果。建瓯市坚持行政推动、市场主导、典型引路,标准化建设、产业化推进、规范化经营,强化乡镇主体责任,以规模化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以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效益,将建瓯锥栗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让小小锥栗成为全市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果果”。(魏剑生 魏永青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