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凌晨5点,天还未亮,家住罗源县碧里乡吉壁村的陈其盛夫妻已收拾好,准备乘渔船出海,给养殖在笼里的鲍鱼喂食。 近年来,碧里乡政府与行业能人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电商”模式,打造出一条“普惠制”的鲍鱼产业链,促进鲍鱼产业一三产融合发展。 销售旺季 大家边忙边过年 陈其盛是吉壁村鲍鱼养殖基地的养殖户。“这是今天的量,差不多能喂200笼到300笼的鲍鱼,我们要喂完这一船再回去。”陈其盛指着渔船上连绵的“小山堆”对记者说。渔船上,紫红色的龙须菜高高累起,这是鲍鱼的口粮。 渔船前行时划出层层碧波,前进间,渔船需避开成片的塑胶浮球,每个漂浮的塑胶浮球下都挂着正在养殖鲍鱼的鲍鱼笼。此时天刚亮,陈其盛的渔船已经彻底融入海面上繁忙作业的船只中。 位于罗源湾出口岸的吉壁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全村527户,其中300多户在湾外养殖鲍鱼。吉壁村以养殖黑鲍鱼和九孔鲍鱼为主,“吉壁鲍”具有肉质鲜美、质优价高的特点,是“碧里三宝”之一。 春节是鲍鱼销售旺季。早在一个多月前,陈其盛聘请的2名贵州工人就已回家过年。“现在是最忙的时候,我把妻子都叫来帮忙。”陈其盛一边喂鲍鱼一边说。 陈其盛熟练地提起鲍鱼笼,往船上一横,打开箱盖,拢一摞龙须菜,塞进格中,六格为一笼,各喂好菜后,合上笼,往水中一放,紧接着再拎起另一笼。这样一套的操作,每天至少需要重复上百次。 在湾内的另一端,海面近岸处搭起一间木屋,三四人在对鲍鱼笼进行分笼作业。在鲍鱼笼里分出大小鲍鱼,清洗笼内杂物,给鲍鱼们重新“分房”养殖。 “春节交接班,不少养殖户拉亲戚来帮忙,都是边忙边过年。”吉壁村村主任陈寿武说。 电商助力 打响“吉壁鲍”品牌 “吉壁”鲍鱼个大肥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碧里乡党委书记游永文介绍,按照罗源县提出的“组团、串链”促进乡村振兴要求,乡政府与行业能人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电商”模式,打造出一条“普惠制”的鲍鱼产业链,促进鲍鱼产业一三产融合发展。 据介绍,2019年,在北大博士徐俊带领下,几名返乡青年成立了福建省吉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互联网+智慧农业”模式,线下线上同步拓展市场,现已注册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有序的生产销售、全面的宣传推广,整合吉壁村及其周边海域鲍鱼产业资源,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吉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陈代锋告诉记者,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鲍鱼价格有所下降,压缩了养殖户利润空间。“我们想把鲍鱼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尽量留给村民。”陈代锋说,现在电商团队与养殖基地对接,减少了中间商,可以为养殖户增收3%~5%。2020年,公司通过线下团购和电商平台共销售价值4000万元的吉壁鲍鱼,“今年我们将在吉壁码头新建分拣加工中心,为村里的妇女提供灵活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