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正文
坑口村:播种“红色”种子 拥抱“振兴”希望
2023-02-21 16:50:19  张珍秀 来源:《红土地杂志》  责任编辑:林华黎

红色的土地孕育了一位乡村干部的红色情怀。她叫张亮红,2015年9月和2018年9月,连续两届当选为南平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妇联主席,2018年9月开始兼任“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义务讲解员,2021年成为坑口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带头人”,2022年加入“武夷山市红色文化巾帼志愿宣讲团”。一路走来,美丽老区村见证了张亮红的成长过程。

张亮红(右一)在福建省委“武夷干校”追寻历史记忆

红土地滋养红色情怀

张亮红是武夷山市吴屯乡红园村著名摆茶人——祝树芹的女儿,更是坑口革命“五老”——吴钦宝的孙媳妇。听得红色故事多了,张亮红在不知不觉中对老区和革命先辈,有着别样的感情。

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

坑口村是福建知名的革命老区村。2015年,张亮红当选为坑口村妇联主席,她全身心投入村人口的摸底工作中,熟悉了整个村区情况,特别是了解到坑囗村大量的红色记忆、红色故事。

2018年9月,张亮红接到通知,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要在当年9月27日开馆,迎接上梅暴动90周年纪念活动,“馆里急需讲解员,当时很难找到对坑囗历史情况了解的合适人选。”此时,张亮红明知会有难度,但还是毅然接下了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义务讲解员的担子。

张亮红为游客讲解红色记忆

从此,张亮红成了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一名兼职的义务讲解员。为了讲好陈列馆里历史,张亮红不得不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休息娱乐的时间,去学习、钻研相关的历史。从2018年至今,张亮红义务接待参访客人3万余人次。

追寻红色记忆艰辛路上

张亮红在繁重的工作中,还要挤出时间去学习武夷山革命史,目的就是为了能讲好坑口的革命史,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坑口的红色文化,让红色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但仅仅掌握展馆里的内容是不够的,所以张亮红加入了“追寻红色记忆群”,跟着一群红色文化爱好者、宣讲员走向武夷山,追寻红色记忆。到三明大田县,认真聆听大田宣讲员宣讲红色故事,到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听取馆长杨卫东的点评……

方志敏在坑口村农家墙上书写的“中国红军万岁”标语
美丽坑口村

为了讲好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门口墙上的浮雕——方志敏率领红10军从温林关第一次入闽作战的历史,张亮红在原村主任张小林的支持下,邀请追寻红色记忆小组一起去追寻温林关的红色记忆。

他们从长涧源村出发,一天徒步24.6公里以上,攀越了3座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这对张亮红来说是一次艰辛的追寻,但她觉得非常有意义,“实地探索的艰辛,让我对历史的感受与认知更加地深入。因此,在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会更加的生动,更加的有血有肉有画面感。”

追寻红色记忆还在路上

将红色精神化为工作动力

经过红色文化宣讲的磨练,张亮红也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下,成长了起来,能更加地正视困难,解决困难。2020年1月,面对突发的疫情,村里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小喇叭等多种途径向村民宣传疫情的动态信息,稳定了村民的情绪。不少党员和村民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想为村里出力。张亮红和村两委承担了村里所有村民的物资采购和发放工作。

张亮红对红土地的热爱与满腔的热情,坑口的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21年,张亮红当选为坑口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带头人”。在村里工作,不仅要急村民之所急,更要从细微处着手,实实在在为村民做事。有村民反映,闲暇时村口每天有很多人在那聊天或休息,同时也有很多游客下车的时候在找公厕,因此需要建设一座公厕,方便村民与游客。村里马上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得到了快速回应,从立项到完成建设,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在村口就建成了一座崭新的公厕。

一路走来,张亮红的身份变了,但不变的是初心,如何服务好百姓永远是她眼前的头等大事,如何进一步将红色文化转化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动力是她永远追寻的宗旨。张亮红说,要以百倍的热情迎接新的挑战,为坑口村党建创新、红色文化发展、村财增收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贡献自身的力量。

(作者单位:武夷山市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