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报道(傅心婕 冯韵)周宁县的土豆种植历史颇为悠久,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宜“南方小土豆”的生长,周宁土豆品质独特,曾荣获“周宁高山马铃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并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近年来,周宁县围绕全县特色农产品,全力打造“周宁有鲤”公共品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那么,周宁县是如何实现从资源到品牌的华丽转身? ![]() 依托特色产品打造品牌 周宁县县城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产自这里的高山土豆不仅个小、淀粉含量高、粘性强。“好的土豆表皮带有一种质朴的粗糙感,内里却展现出光滑的一面,呈现出诱人的橙黄色泽,经过烹饪后,绵密可口。”“周宁有鲤”三坊七巷店负责人凌良专介绍道,因此,土豆丝、土豆饼、土豆宴等土豆系列美食成为了大家餐桌上的常客,深深根植于百姓的味蕾之中。 近年来,周宁县将这颗“金豆子”作为特色农产品产业进行重点规划,使其愈发焕发光彩。至2023年3月,周宁高山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年繁育新品种微型薯20万粒以上。 种植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周宁县土豆衍生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基础。土豆面食、茶点、奶酪球……这些多样化的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周宁高山马铃薯”不仅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双“国字号”认证,还入选了福建省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 “周宁的农特产品并不仅限于土豆。辣椒、玉米、官司绿茶、姜糖等也都是本县的特色。”凌良专说,为了更好地推广特色农产品,周宁县于2021年注册了“周宁有鲤”这一区域公共品牌,成为该县农特产品、文旅资源的一张靓丽名片。“周周”和“鲤鲤”这两个可爱的品牌形象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周宁有鲤”品牌标识 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公司化平台化运营品牌 “周宁有鲤”公共品牌犹如一个引擎,牵动着产业的发展。在品牌注册的同一年,周宁县政府特别成立了福建省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周宁有鲤”公共品牌的运营、管理和推广,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运作的方式,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销售,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与传统的供应链平台不同,“周宁有鲤”品牌采取了一种更为直接和深入的模式。凌良专表示,“政府鼓励农民种植特定农产品,并提供保底收购价,例如对于土豆等农产品,政府设定了保底价,并在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时全部收购,并负责后续的储存、运输,整合了农户手中的零散资源,带动了整个乡村一起参与,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形成规模效应,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收入保障。” 同时,周宁县还注重品牌的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外,我们还新设工厂、增添设备,对农产品进行统一加工生产,在茶叶、马铃薯、花卉、葡萄等农特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各环节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凌良专介绍道。生产的标准化使得产品质量得以把控,也维护了自身品牌的美誉度。 “周宁有鲤”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周宁有鲤”农特产品及包装设计80余款,涵盖周宁特色茶点、坚果果脯、晚熟果蔬等8大系列,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周宁农产品已成功入驻县内的重点景区、商圈门店,以及微信商城、淘宝企业店等多个渠道。随着产业链条的逐渐完善,“周宁有鲤”将更能发挥出其品牌价值,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 门店+全渠道推广品牌 农产品想要在一众同类品牌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有好的产品,也要有品牌建设和推广。在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周宁有鲤”门店,周宁土豆深加工制品、高山云雾茶、艾窑瓷器……众多特色农产品与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周宁有鲤门店集新式茶饮周宁文旅文创销售于一体,是展示与推广周宁县农特产品品牌的一大渠道。”凌良专介绍道,“周宁有鲤”三坊七巷门店自今年1月21日开业以来,已举办了多场专场推介活动,是周宁农特产品、全域旅游、非遗文创的绝佳展示窗口。目前,“周宁有鲤”门店已在福州、宁德等地开设了5家,并正计划进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为了进一步打响“周宁有鲤”品牌知名度,周宁县政府还积极拓展商会和工会渠道、深化与各级企事业单位合作、参与省内大型展会、依托周宁国家级的土豆培育种植基地举办展销活动等多种方式,力推优质特色产品,让它们走出周宁、走向全国。 “周宁在国内商会众多,我们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制周宁特色产品,这些特产在商会中十分畅销,在口口相传中也获得了更多认可。” 凌良专介绍道,此外,“周宁有鲤”与各单位工会合作,工会成员可通过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平台以详细了解“周宁有鲤”的产品,并直接到门店兑换福利。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工会成员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渠道,也进一步推动了“周宁有鲤”品牌的发展。 南方(周宁)高山马铃薯繁育中心 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