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兴业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建立金融特派员工作制度。让金融特派员去政府做金融顾问、给企业做财务顾问,搭建起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乡村以及群众之间的桥梁,致力于打通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而今,全行超千名金融特派员用“铁脚板”跑遍了工厂车间、田间地头,以“联络员”“宣传员”“参谋员”的角色,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专业性,助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聚焦特色产业集群 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逐步形成“县县有集群,一产一特色”的发展格局。唐山河豚、安国中药、平乡童车......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这些集群已逐步走向全国,为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从春耕到秋收,从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石家庄分行金融特派员石易鑫一直奔走在各县的乡间小道上,作为石家庄分行集群调研敏捷行动小组的一员,如何为集群打造出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是她每天都在思考的事情。 “没想到你们分行的贷款效率这么高,今年我们接了好几个政府的订单,有了你们这笔贷款,我们可以放心和农户去谈收购了!”唐山曹妃甸一家大米加工企业负责人激动地说道。这家企业是国家地理标志“柏各庄大米”特色品牌生产企业,也是石家庄分行创设“国家地理标志产业集群方案”后落地的首家企业。石易鑫经过实地走访行业协会、产业龙头等多家企业,充分了解客户交易模式与结算特点,与分行信审部门多次沟通,共同制定出“国家地理标志产业集群方案”,成功为企业落地信用贷款1000万元。截至目前,石家庄分行已发布七个集群专案,支持企业四十余家,贷款投放超4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化责任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只有深入了当地,才能真正了解到企业发展是如何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这是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特派员冯超前往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走访企业时得出的感悟。布拖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地带,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地区,因其火把节文化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婚俗文化、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而绚丽夺目。随着高速路网向大山深处挺进,金融服务的脚步也纷至沓来。 在成为兴业银行成都分行首批金融特派员后,冯超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亲自驱车近8个小时,奔赴偏远地区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出力献策。“布拖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少数民族聚居帮扶县,也是兴业银行重点支持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居民大多都从事高海拔的农畜牧业,我们意图通过金融手段扶持企业在当地的生产体系,进而集中整合蔬果种植、畜牧饲养、交通运输,让村民们有活干、干好活、把日子过实过好。”金融特派员的使命与信念让冯超在多次实地走访中“炼身又砺脑”,最后决定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协力打造布拖特色的“农产品+文旅”模式,为当地一家以农产品加工、特色文旅产业为主的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让企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金融特派员高质量的服务。 锚定“双碳”目标 数字化转型助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概一年多以前吧,听村里来了人宣传光伏,我一听不用我出钱,每年还有收益,就主动去了解了下。”说这话时,老张望着自家屋顶上的光伏电站,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家里存不下来钱,但是这个光伏电站不用我花钱,每年还有几千块收益,并且签合同用手机就能签。”2023年,老张成为村里首批安装屋顶光伏电站的用户,他选中的正是兴业金租户用分布式光伏经营性租赁项目。 兴业金租金融特派员郑慧慧是公司最早参与户用光伏业务开发的员工之一,见证了户用光伏租赁业务“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多次赴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乡村实地调研农户需求,帮助解决农户“急难愁盼”的通电和增收的问题,对本笔业务的顺利开展倾注了热情和心血。郑慧慧介绍,在租赁期限内,农户与兴业金租可按照比例获取相应的收益,且每建造一座30千瓦的电站,相当于种下15棵树,在农户获取收益的同时,还可以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做出“绿色贡献”,可谓真正的双赢。兴业金租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为展业抓手,围绕分布式光伏主体弱、期限长、订单小而分散、运维体系不健全等特点,构建了线上批量获客展业管理体系、风控体系及账户结算体系,成功落地户用屋顶的光伏租赁业务,并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未来兴业金租将继续深入数字化转型,着力拓展分布式光伏等重点行业,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金融保障民生 金融活水浇灌乡村畜牧业 猪肉是我国居民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生猪养殖产业能够确保猪肉的稳定供应,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 近年来,国家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升级改造及环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三明市尤溪县桥头畜牧农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头整合全县生猪企业,通过股权合并、小企业养殖指标资源入股等方式,合并小规模、排污不达标、产能低下的生猪养殖企业,实现科学养殖,绿色养殖。 三明分行金融特派员罗兴得知这一讯息,第一时间积极走访尤溪县农业局、环保局等各政府机构,并通过企业科技特派员了解项目情况,搭建起政府机构、科技特派员、企业间的“连心桥”,组织召开行业研讨会议针对该项目存在的融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寻找突破口。最终通过股权质押的新方式,为借款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1500万元。该笔业务的落地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借款企业的一致认可,打破了银行对生猪行业因属于农业设施用地而造成的无产权抵押的禁锢,创新了生猪养殖企业融资新模式。 加速科技赋能 数字手段助力市场智慧升级 在泉州某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一角,兴业银行泉州分行金融特派员刘晓云正忙碌地穿梭于办公室间。她一边走,一边耐心地解答市场管理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 该批发市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已入驻商户1000多家,日客流量约1万多人次,是福建省内较大的小商品市场。市场内商户众多,在进出场、收费、账务管理上给市场管理方带来了不少挑战。“手工管理模式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市场管理人员坦言。 今年9月,金融特派员刘晓云为该批发市场带来了解决方案——“兴业普惠·智慧市场系统”。在金融特派员的帮助下,市场管理方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商户们也可以借助历史交易流水申请线上贷款,“兴业普惠·智慧市场系统”得到了商户的认可,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