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村古厝 傅心婕摄 天马村,位于仙游县游洋镇东部,扼涵江、仙游、永泰三地之中心,是国省干线联二线与莆炎高速游洋连接线之起点村。 天马村内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丰富,有保留晚清艺术风格的古厝群,有集“峡谷、瀑布、奇石、竹林、田园”等五大特色光景为一体的仙游“小张家界”——石门峡谷,有“石奇、岩峭、洞妙”的天马山风景区;还有宋代历史名家郑樵后裔唯一聚居村——内石门自然村,还拥有天马寺、普文书院等名胜古迹。天马古厝群位于天马村外石门自然村,包括外石门陈氏、何氏两个大厝,始建于清末民初,背山面水,坐落在天马溪的环抱中,为土木结构,整体呈长方形,其基本格局是以中间厅堂为主轴,左右护厝,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构架,共有房间300间,占地面积6500平米,建筑总面积约12000平米,历史风貌保存完整,与广袤的田野相映成趣,先后被列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住建厅重点改善提升传统村落名单。 古厝群的原住民是居住于此约2.5千米深处的岛头村民,初建时,仅有位于陈厝后庭的单栋东房屋,随着迁出的村民增多而逐步完成古厝整体建设。期间,因村民有着普遍良好的互助美德,有着“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呵护与保护自然的风水理念,以及对“睦邻友好、团结互助”之家风、共商共议之协作精神的可贵坚持,才将规模如此宏大的古厝群保留至今,成为天马村对外展示的一张靓丽名片。 古厝群历经整体修缮、环境整治以及环绕水系建设,现已活化利用为各色展馆以及商业业态的主要承载地。古厝群左边的陈氏古村落为第一组团,重点发展生态康养产业,以药膳美食与养生民宿为主;中间的陈氏大厝为第二组团,重点打造村史馆,以乡土展示为主;右边的何氏大厝及古村落,打造本地特色产业馆,以展示本地特产为主。天马古厝群打造共享茶室,农家乐,中药材标本馆、漆扇汉服香囊传统技艺体验馆、奶茶甜品站、美食药膳一条街供销社等业态,实现天马古厝群系统保护、组团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