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西盟佤乡 一片绿叶鼓起钱袋
2025-03-31 17:34:47  沈浩 来源: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3月,西盟佤族自治县到处浸染着新绿。在海拔1000多米的生态茶园里,茶农指尖翻飞处,嫩芽簌簌入篓,青绿间跃动着春日的生机。

“你听,这声音多脆!”捻开一叶新芽,西盟县力所乡力所村茶厂组村民娜母抹了把额头的汗珠笑着说。“2月初,今年的春茶就开始采摘了,每天能采20多公斤鲜叶,合作社当天结算工钱,每公斤11元。”娜母说,村里成立了茶叶合作社,茶商统一到村里的合作社收购、加工,合作社里还建立了自己的茶叶品牌,茶叶远销省内外。

“我们要求只采一芽一叶,虽然产量少了,但茶叶品质上去了,收购价每公斤能多卖4元。”一旁的茶农雷珍妹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西盟县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富民的“金山”。

在岳宋乡班帅村,佤族妇女娜龙与村里的姐妹同样穿梭在茶树间。“在班帅村,家家户户、祖祖辈辈都是以种茶为生。”茶叶是西盟县的传统产业之一,过去,受历史、交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茶产业规模小,茶园建设水平较低,茶叶一直卖不起价格。娜龙说:“这几年村里也有了自己的合作社,我们山上采茶、山下卖茶,方便多了,钱袋子也鼓了。”

在山脚下的西盟啊帅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加工车间内 ,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茶香弥漫在厂房内。合作社负责人长岩要 介绍:“2022年我接手合作社,就一直在想着做活村里的茶产业,如今生产自动化,每日加工鲜叶量在200公斤左右,效益慢慢好起来,还注册了‘西盟壹号’品牌。下一步,我们要把茶叶的销路打开,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目前,啊帅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带动周边村寨的287户茶农。

在西盟永佤茶叶农民合作社加工车间,杀青机的轰鸣声从未停歇。负责人雷艳香翻开账本算起了增收账:“2月开工以来,已加工春茶鲜叶3吨,我们的‘永佤’系列产品每天都订单不断,有的时候要忙到凌晨两三点。”

目前,全县53167亩茶园已经全部进入春季茶叶采摘期。从传统散种到集约经营,从粗加工到品牌化,西盟县各族群众正以一片绿叶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图景。(云南日报记者 沈浩 通讯员 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