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农民日报 | 2025年07月04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村落的年轮里,藏着历史的褶皱与时光的温度,它们承载着乡愁、见证了岁月、传承了先人智慧。时至今日,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许多各具风貌的乡村古建筑依然伫立,不同以往的是,隆德县依托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活化利用,以用促保,发展新型文旅业态,让曾经沉寂的传统村落正焕发新生机。
走进城关镇峰台社区,工人们正抢抓施工“黄金期”,抹灰铺砖、修建花园,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居住环境,真正实现老屋的活态保护,让诗意栖居成为可能。
为切实保留村庄的肌理和古韵,隆德县整合各类资源,按照“微改造、精提升”理念,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修缮,最大限度保护古村建筑景观风貌,努力寻求“保护优先”与“创新活化”之间的平衡。如今,在这个40余平方公里的村落里,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相互融合,共同绘就了隆德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瑰丽底色。
漫步陈靳乡新和村,层峦叠翠间点缀着村庄,古色古香的民宅依山而建,砖瓦斑驳承载着岁月留痕,村口处“中国传统村落”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近年来,隆德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将新和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特色村,先后建成农村风格仿古农家院、农家乐文化长廊,以及以古代民家二十四孝图为样本的牌坊,用传统文化风格和创新思路进行村庄改造整治。同时,结合生态移民区修复,建设高台马社火传习展演基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景点,发展乡村旅游,让沿袭百年的村落得以保护,使黯淡凋零的村庄重新被激活。
近年来,隆德县围绕“以文惠民、以文促旅、以旅兴业”的发展方向,累计投资1.3亿元,建成老巷子商业街、老戏台、老磨坊、老水井等基础设施,形成“吃住行游娱购”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区。举办了“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等大型文旅系列活动;积极融入“大六盘文化旅游圈”,加强与周边重点客源地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产品,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老巷子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区。让古村融合生态民俗文化之风韵,留住“根”、守住“魂”、吸引“人”,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隆德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魏晓光介绍:“隆德县共有传统村落8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7个,自治区级传统村落1个,2023年被国家评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今年总共实施了新和村、红崖村等6个村的保护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85%。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