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家门口有了“富民幸福工坊”
2025-07-27 16:37:00   来源:  责任编辑:林华黎

一串灯线,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手中,经过组装加工成为灯饰产品;一批待业群众经过简单培训,可以转型成为“企业员工”……在四川省南江县的富民幸福工坊里,一个个“幸福密码”被探索出来。

“富民幸福工坊”,是今年南江探索实施的惠民利企工程,通过引导现有企业将生产链条延伸覆盖到集镇,支持农村建设小规模加工基地,促进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也为南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目前,首批建设完成的6个工坊已经正式运行。

“现在打工挣钱和照顾孩子可以‘兼得’了。”集州街道观井社区居民何海燕在不夜城灯饰富民幸福工坊,一边动作利落地组装着灯珠,一边笑着说。

据了解,在南江,有很多居民特别是留守妇女因为照顾家庭,不能外出务工挣钱。为解决这一难题,南江精准把脉市场动向,通过建立供需体系,摸清全县企业外加工需求和辖区内剩余成年劳动力,重点瞄准低收入群体和留守妇女,建成覆盖电子信息产品组装、食品加工等富民幸福工坊,由企业负责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生产管理等工作,为群众家门口就业搭建平台。

此外,通过富民幸福工坊的建设,也帮助企业解决了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现在社区有了工坊,我们可以将部分生产任务放到这里来完成,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极大降低了用工成本。”南江不夜城灯饰富民幸福工坊负责人方兵说。按照计划,南江县今年要在全县范围建设不少于50个富民幸福工坊,预计带动稳定就业5000人以上。

“我们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村民们可以在我们的工坊里集中进行加工和生产,也可以领取订单任务后拿回家去完成。”长赤恒翔伞业富民幸福工坊负责人李国林介绍。

短短几分钟的交流时间,工坊里100多号工人就产出上百把雨伞。据了解,长赤恒翔伞业富民幸福工坊,是南江通过“跨域接单”,落地建成的工坊,主要承接杭州雨摩登雨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订单,在这里务工的当地群众每月稳定收入4000元左右。

“在推进富民幸福工坊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订单生产的模式,将县外企业生产任务引入到富民幸福工坊建设中,实现企业派单、工坊接单。”南江县经信局中小企业发展中心主任胡波如是说。

直播镜头前,公山有品富民幸福工坊直播间主播任芳卖力地吆喝着。而在镜头外,村民忙着加工土豆、包装产品、贴快递单……公山有品富民幸福工坊位于公山镇石光村,是当地依托村集体经济管理公司,成立的一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乡村工坊。

据了解,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现有企业生产链无法延伸覆盖的情况,南江把农产品就地加工变现作为富民幸福工坊建设的突破口。短短成立1个多月来,公山有品富民幸福工坊累计销售订单3700单、收入6万元,带动附近45名村民人均月增收500元。南江县经信局局长何其泷介绍说,预计到2027年底,全县将建成“富民幸福工坊”200家以上,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

未来,南江将立足全县“9圈15链”产业布局,坚持以点带面的思路,加快实施进度,让富民幸福工坊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家门口就业、降低企业生产用工用地成本的重要载体,推动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富民新局面。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