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农业农村部发布《汛期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2025版)》
2025-07-31 18:11:47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婉晴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为扎实做好防汛抗旱,积极应对灾害天气,抓好灾后生产恢复,降低水生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水产品安全供给,7月25日,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发布《汛期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2025版)》(以下简称《指引》)。针对汛期强降雨及干旱时期可能给水产养殖带来的诸多问题,《指引》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应对方案。

在汛期,强降雨常伴随大风,致使池塘水位急剧上升,溢塘风险大增,池塘围栏设施、池埂面临损坏甚至坍塌风险。同时,大量雨水注入池塘,会造成水温骤变、酸碱值及溶氧下降、海水养殖盐度降低、养殖动物摄食减少等问题。对此,《指引》给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养殖户需要密切关注气象预警,提前备好防汛物资,排查疏通排水沟渠,高风险区域养殖场要制定紧急撤离预案;海水养殖池塘及时排淡,防止雨水倒灌;通过机械、化学、人工等方式及时增氧,确保池水溶解氧达标;及时修复受损养殖设施,适时补放优质苗种,并做好疫病监测防控,对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干旱期间,湖泊、水库、池塘水位持续下降,往往造成养殖水体减小、水质下降,影响水生动物生存环境。《指引》建议,养殖生产单位要注意旱情预报,做好抗旱物资准备;及时增设供水设施,保障养殖用水;加强水质管理,减少投饵施肥并合理增氧;加强巡塘管理,观察养殖品种状态;做好补投苗种准备,待旱情缓解后适时投放;及时将已达上市规格的水产品捕捞上市,降低养殖密度;加强病害防控,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