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小小广地龙“钻”出连山禾洞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2025-08-13 16:09:31   来源:南方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在粤北群山环抱的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革命老区禾洞镇,一条蚯蚓正悄然书写起乡村振兴的叙事篇章。这种蚯蚓名为“参环毛蚓”,其干燥体“广地龙”既是定惊平喘、活血通络的中医良药,又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能力,成为禾洞兴村富民新产业。

紧扣“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展目标,禾洞镇近年持续推进“三地活化”改革工作,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实现传统农业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土地唤醒—产业增值—生态反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赋能乡村振兴。

“三地活化”破解土地难题

面对农村土地碎片化、利用率低的发展痛点,革命老区禾洞镇构建“镇统筹、村整合、户参与”三级联动机制。

该镇将镇内鱼塘、荒地、闲置场地等低效资源集中盘活,村民将相对连片的闲置地交给村委会托管,由强村公司统一整合流转,不断拓展产业业态,把原先零散的“边角料”变成连片的“聚宝盆”,打造出“广地龙+仿生石蛙+南药”为一体的“三地活化”示范基地。

目前,该镇已建成南药智慧农业实践创新基地44亩、在建仿生石蛙种苗养殖基地23.5亩、广地龙养殖基地(一期)8.5亩。

“四轮驱动”赋能产业振兴

紧扣“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革命老区禾洞镇坚持党建赋能人才引进培养,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培育“农业经纪人”,同时创新构建“公司+产业经纪人+村集体+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广地龙养殖基地以强村公司负责统一运营管理,产业经纪人提供技术指导和做好市场对接,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参与分红,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养殖管理实现多元增收,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促进乡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生态循环”提升产业效益

“现在我们投放了200斤广地龙种苗,预计亩产可达2500斤。”禾洞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地龙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市场需求稳定且价格较高,干品价格可达280元/公斤左右,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备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生态效益。

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禾洞镇将在一期室内养殖基地稳定投产后,整合100亩闲置地块建设二期室外养殖基地,创新实施“广地龙+粮食”套种模式,通过广地龙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天然肥料,粮食根系则为广地龙创造湿润环境,形成“地上种粮、地下养龙”的立体生态循环。(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韦滢 杨昱良 唐繁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