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德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工作,以“规模化大水厂”建设为抓手,以县域统管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十三五”之前,常德市农村饮水工程呈现出“小而散”的特点,全市431处农村饮水工程中,千吨以下规模小型水厂达258处,占比近60%。
“十三五”以后,面对水厂建设资金不足的局面,常德各县市区创新融资机制,通过发行专项债、申请政策性贷款、引入社会资本等多元方式筹措资金,这种“多条腿走路”的资金筹措模式,为大规模水厂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早在2019年,常德市水利局编制完成《常德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万吨以上规模水厂规划》,2024年又明确了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以优质江河水或大中型水库为水源,建设跨乡连片、联网运行的大型集中供水工程。规划中的30多处万吨以上规模水厂,犹如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将覆盖全市近400万农村人口,彻底改变农村供水碎片化格局。
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建成万吨以上规模水厂17处、千吨万人规模水厂109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21%,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79.68%,均位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