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鲁明 见习记者 周桐)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8月7日以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迅速组织力量第一时间查看受灾情况,组织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落实农业减灾救灾措施,农业救灾及恢复生产有序进行。当前,农业救灾工作重心已转向恢复生产。下一步,甘肃农业农村部门将重点抓好秋季田管、农民增收和保险理赔等工作。
据了解,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迅速组织人员赶赴灾区核灾,紧急协调省农垦集团将因涝受困牲畜转移至临近的庄园牧场寄养,组织周边市县筹集饲草料,解决养殖户燃眉之急;抽调畜牧、兽医、农业保险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驻守灾区,全面协助核查灾情,指导开展牲畜转运、死亡牲畜打捞收集、无害化处理、灾后防疫和恢复生产等工作;紧急召开全省农业防汛减灾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对受灾市州农业防汛减灾工作开展调度并作出安排部署;研究提出了灾损核定、防疫灭病、返贫兜底、保险理赔、生产自救、项目谋划等8条农业防灾减灾及恢复生产工作措施。从8月8日20时起,甘肃对兰州、陇南、天水、临夏、甘南、庆阳、定西7市州启动农业防汛减灾三级应急响应,全面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
为尽快帮助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甘肃省专门印发《洪涝灾害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区分大田作物、设施种植、畜牧业、渔业、农田、动物防疫6大类,指导开展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暴雨洪涝灾害加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方案》;紧急调运消毒防疫器具、药品,用于灾后防疫。目前,受灾地区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受困牲畜及时转移,灾后防疫工作全面展开,死亡牲畜及时处置,灾后恢复生产统筹推进,农业保险查勘定损理赔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下一步,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将持续做好预警预报,强化防灾减灾措施落实,派出专家组开展技术指导,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对受淹仍有商品价值的高原夏菜,及时组织抢收销售;对绝收地块,组织抢种补种、查苗补苗,改种速生叶菜等;对玉米、马铃薯受灾田块,加快排水降渍,同步开展养根护叶、“一喷多促”等措施,促进作物恢复正常生长;加快清理田间淤泥,抢修可恢复农田,为秋冬种打下基础。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组织基层干部、帮扶工作队等力量下沉到村到户,核实受灾农户信息,及时纳入监测帮扶对象,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组织种畜禽生产企业与养殖场户对接,保障补栏仔畜雏禽供应;及时发布供求和价格信息,做好农产品产销衔接;通过以工代赈形式帮助受灾农户灵活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同时,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将督促保险机构增派力量,落实包村包户责任,加快查勘定损进度,进一步畅通绿色理赔通道,加大预赔付力度,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顶格赔付,努力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