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田头直播间“链”动“新农人”
2025-08-15 17:21:49   来源:  责任编辑:林华黎

“各位朋友,这是一款田间地头现摘现发、长满白霜的新鲜水果冬瓜,清脆爽口、软糯香甜,炒得熟、煮得烂,营养又健康。”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新区韩寺镇乡村电商直播基地,主播孙子熙蹲在田头,声音洪亮、流畅自如地向直播间观众推荐当地正当季的农产品。

天气高温闷热,孙子熙从早上7点开始,已经连续直播了3个多小时。上午的直播即将结束,他不时抬起胳膊擦去额头细密的汗珠,但口中的介绍一刻未停。今年25岁的孙子熙来自姚家镇姚家村,是基地培养的优秀电商主播之一。

“电商让咱们本地的各类农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好。”基地负责人陈亚龙介绍,该基地是中牟新区农业农村局在当地重点打造的电商项目,今年3月投入使用,专注于助农直播、微短剧创作、“新农人”培育孵化,依托本土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优势,通过6个网络平台、12个网络账号,销售、推广本土特色农产品。现在日均订单数1500~2000件,日均销量约1.2万斤,总销售额达130万元。

通过直播能帮助村民把农产品卖到全国,孙子熙对此充满了成就感。他说:“直播拉近了农户与市场的距离,农民不用担心种出来的蔬菜卖不出去,不仅提高了收入,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让农户更加省心。”

除了直播团队,基地还有采购人员、后台运营、售后客服、分拣打包工人等岗位。陈亚龙表示,运营全链条电商,每一个环节都要培训。“我们不仅培训直播技巧、视频剪辑,还要让主播了解农产品的基本情况,像怎么种植、怎么食用,以及怎么挑选好的农产品等科普知识。”他告诉记者,“年轻人感兴趣、学得快,从助播开始干起,快的话三四天就能亲自上手直播。”

目前,基地有主播、运营、客服等16名员工,分拣包装环节能为附近村民提供15~20个就业岗位。田头的主播卖力地吆喝,包装区的工人们也闲不下来。“早上吃完饭,骑电动车10多分钟就能到基地,特别方便。”在此务工的韩寺镇郭辛庄村村民郭飞熟练地给冬瓜套上网套、封进快递箱,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平均一天能挣100多元,多的时候180多元,在农忙之余给她带来了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

直播助农,让陈亚龙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政府为我们免费提供了场地,快递费、运输时效等物流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让我们能扎根乡村,深入开展助农电商工作。”陈亚龙表示,电商在为农产品拓宽销路、为农村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带动农户种植更高品质、管理更加精细化的农副产品,助力打响本土特色农产品品牌。

韩寺镇的乡村电商直播基地建设,是中牟新区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中牟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援朝告诉记者,该区农业农村局实施“头雁领航群雁齐飞”行动,打造1个区级农村电商服务平台、6个农村电商直播基地、若干名农村电商直播达人的“1+6+N”农村电商人才培育机制,将农民培育成新农人,目前已有专业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主播团队30余个,年销售额超7000万元。

(扫码观看视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