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微更新”建好城市口袋公园
2025-08-18 18:01:56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并强调“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更新”的典型实践,正以“小切口”撬动民生大改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建设口袋公园3420个。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超5.4万个。建设口袋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新空间,也更好彰显了城市治理文明。如何有效经营城市的“金角银边”,重构城市空间价值,让小小的口袋公园充分承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值得深入考量。

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老旧城区人均绿地面积不足、高密度社区活动空间匮乏等矛盾比较突出。建设口袋公园,应优先覆盖盲区布局,实现公共资源的普惠化。突破“为建而建”的思维定式,借助大数据分析、社区调研等手段,精准聚焦居民生活需求,盘活边角地、闲置地,打造“15分钟绿色宜居生活圈”。

口袋公园规模虽小,但并不意味着功能单一、作用小。应突破传统绿地功能局限,着力打造“休闲+健身+文化+社交”的复合型场景,加强适儿化、适老化及无障碍设计,满足多样化需求。同时,通过微景观、文化墙、主题展等,将历史记忆、民俗传统等融入公园场景,使口袋公园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露天博物馆”、传承城市文脉的新载体。

口袋公园的维护管理同样重要。应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口袋公园打造成城市的“绿肺”。此外,可通过园长制、志愿服务等方式,鼓励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设计者”“维护者”,形成群策群力、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从“空间改造”升级至“场景营造”,随着“公园+”模式的不断拓展深化,方寸之地将释放出更大的民生红利,使城市变得更加舒适宜居。(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贺建明)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