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铺展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2025-08-18 18:01:56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李氏梨膏糖”店里香气扑鼻,店主李清标忙着将车里的梨膏糖礼盒搬进屋。去年,店门口安装了充电桩,给店里节省了不少运货成本。

这些年,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李祖村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村里建起充电桩后,游客来旅游方便多了,村子更有人气了。”村党支部书记方豪龙说,村里吸引了271名农创客扎根发展,引进培育创新业态73个,村庄发展越来越有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朝着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加速铺展。

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中国饭碗端得牢。

蒙山沂水风光好。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朱家坪村迎来一批批游客。朱家坪村将闲置老屋改造成特色民宿,带动当地群众从事旅游服务,去年人均收入4万多元。

“十四五”时期,中国饭碗端得稳稳当当。去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今年夏粮稳产丰收。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数达到8.6万个。一个个富民产业茁壮成长,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

民生实事可感可及,和美乡村宜居宜业。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蔡集镇牛角村,一排排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卫生室、休闲公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截至目前,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100%通宽带,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一件件民生实事,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鼓了口袋,富了脑袋,提振农民精气神。

前不久,一场摄影巡展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未来市集”举办。“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展览,太好了。”小古城村村民林春燕说。

“未来市集”集产学研于一体,为文旅产业拓展了落地空间,同时把高品质文化服务送到乡亲们身边。

“十四五”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振农民精气神。收入增、文化丰,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