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加快甘薯产业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
2025-08-18 18:01:46   来源:  责任编辑:林华黎

本报讯(阮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莫志超)近日,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联合江西省旱粮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的“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暨江西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举行。

与会人员来到永修县田间地头进行观摩。在千亩甘薯示范基地,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联合江西省旱粮产业技术体系薯类高产栽培岗研发的“一高两双”集成技术模式取得良好效果,该技术集成了优良新品种、“一年两季”栽培方式、水肥药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关键要素,并与规模化种植相结合,成为甘薯高效种植的典型代表;位于三角乡的新品种展示区里,全国21家育种单位提供的68个甘薯新品种同台竞技。

“这不仅是一次‘良种+良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产学研用企’协同创新的缩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徐州市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李强表示,永修作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已成为甘薯新品种、新技术在江西落地转化的“试验田”,其千亩基地的实践充分证明,科技是推动甘薯产业从“靠人力”向“靠科技”、从“分散种植”向“规模种植”转型的核心动力。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和农垦处处长程飞虎介绍,江西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余万亩、鲜薯年产量300余万吨,近年来,江西通过“建两片、办两赛、带两端、促两增”工作路径,已培育出“赣薯”系列等特色品种,形成了鲜明的区域发展优势。

“但江西甘薯产业仍面临‘种业弱、农机缺、链条短、组织散’等困境,亟待通过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破解。”程飞虎表示。对此,李强给出“三个协同”的发展建议:品种与技术协同,强化“良种+良法”整体解决方案;机械化与规模化协同,推动轻简化种植与降本增效;科研与市场协同,让种植户“种得好、卖得好、收益好”。李强表示,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将深化与江西省的合作,推动更多优质品种落地,打造技术推广快速通道,助力构建全产业链条,让小甘薯成为富民强县的“黄金产业”。

据了解,下一步,江西将把甘薯纳入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政策扶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搭建“科研+企业+种植户”合作平台,促进“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挖掘生态与品质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让江西甘薯“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