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新城街道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不少村民对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不了解,导致相关信访问题增加。对此,该街道坚持用信访倒逼治理能力提升,一方面引导政府管理服务重心转向政策指导、规划引领、秩序维护与公共服务供给;另一方面强化合作社功能,发挥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构建良性治理生态。
深化精准宣导,破除认知迷雾。新城街道组织“改革政策进万家”活动,解读民法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法规,明确合作社内部事务决策规则,强化依法自治理念。健全治理体系,夯实自治根基。该街道指导各村社依法完善章程,设立“社员议事厅”和质询会制度,构建“合作社调解—村党组织协调—街道联合调处”三级矛盾化解机制。政府角色转型,强化服务监管。街道层面明确“指导不越位、服务不缺位、监管要到位”,传递“政府管规则、合作社管经营”的明确信号。
通过上述措施,新城街道信访中要求政府干预合作社事务的比例明显下降,更多矛盾通过内部协商或章程解决,村民股东意识增强,参与事务积极性提高,“遇事找理事会、分红社员定”成为共识,形成了政府依法履职、合作社规范运行、社员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