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吉林省长春市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车间内,一条条“钢铁长龙”井然有序地排列着,等待从这里出发,驶向全球各地。
中车长客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地铁、动车组和磁浮列车的摇篮。中车长客搭建了动车组、高档客车、城际、市域车、地铁列车、磁浮列车等9大产品平台,形成了30个主型产品,相继自主研发“和谐号”“复兴号”等系列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CRH5型动车组上线运行,揭开第六次大提速的序幕;自主研制的CRH380BL动车组在京沪高铁首发运营、担纲主力,成为中国高铁技术创新的标志性产品;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上线运行,标志着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作为我国动车组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先锋,中车长客通过掌握轨道交通装备九大核心技术,具备了全谱系动车组的研发制造能力,极大增强了我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
2024年12月29日,在国铁集团牵头组织下,由中车长客参与研制的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该样车以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创造了动车组明线交会速度世界纪录。
“CR450动车组样车运营速度、运行能耗、车内噪声、制动距离等主要指标国际领先。”中车长客高级工程师王雷介绍,CR450动车组是全球跑得最快的高铁,试验速度可达450公里/小时,运营速度可达400公里/小时。与CR400相比,车体重量减少约10%,运行阻力、能耗指标分别降低22%、20%,牵引效率提升4%。
与此同时,如此高的速度也给动车组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生产制造环节是保证高铁质量绝对安全可靠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产线上的关键工序全部采用的都是实名制作业,即在实物部件上绑定操作者的工号,在数字化系统中记录开工操作者的身份信息,在实物流和信息流双重记录,高铁员工的实名制标签跟随“和谐号”“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结合公司的管理特点,我们创立了数字化转型方法论,以4A架构建设为核心,围绕产品全寿命周期和经营管理全过程,稳步推进流程重构、数据治理与分析、数字化平台及网络安全建设等工作,基本实现业务流、实物流和数据流的统一。”中车长客流程与数字化部副部长关吉瑞说。
高铁动车是中国一张亮丽的名片,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跑,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典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车间里,一辆辆承载着“中国智慧与品质”的列车蓄势待发,它们将沿着延伸向远方的钢轨,把“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的活力印记,刻写在世界更广阔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