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种好“一粒米” 串成“一条链”
2025-08-20 18:09:13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在川东沃野之上,一粒稻米能走多远?岳池县给出的答案是:从田间到车间,从舌尖到世界。

过去岳池农业大而不强,症结在于产业链条短、效益低。近两年,岳池县以“一粒米”为原点,通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实施,整合资源、育强主体、构建体系,贯通“产加销”,把分散的要素拧成一股绳,走出一条稻米产业链条化发展的新路,为新时代“天府粮仓”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立足产业链打造,产业园首先从前端发力“优”种植,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目前园区建成高标准农田近39万亩,打造十大标准化示范基地,年种植水稻30万亩、油菜15万亩,其中3万亩为米粉专用稻。“我们以‘五网配套’标准改造农田,良田占比超92%,让‘天府粮仓’根基更实。”四川省岳池县委书记陈松柏说。高标准农田与示范基地的规模效应,为产业链提供了稳定优质的原料保障。

在中端,产业园着力“强”加工,激活价值引擎。园区已汇聚29家加工企业,形成年加工大米、米粉20万吨,食用油4万吨能力。这不仅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飞跃。万吨级米粉生产线、小榨菜籽油生产线投产,并延伸开发方便粉丝、鲜食米粉等高附加值产品,2024年加工产值超过45亿元。一粒米在精深加工中身价倍增,园区加工环节成为全县稻米产业链增值的核心枢纽。

在后端,产业园大力开拓市场,精心培育两大区域公用品牌,“三品一标”产品种类达28个。“我们设立5000万元米粉产业基金,制定岳池米粉14项行业标准(规范),产品远销英国、西班牙等13个国家和地区。”陈松柏介绍,标准化与品牌化双轮驱动,让岳池粮油从区域特产跃升为国际商品。

在产业链打造中,岳池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紧扣“智”字,推动传统农业迈向智慧农业。首先,产业园大力推动“机械换人”,与四川农业大学博士团队合作,研发推广12类新型农机,建成2000亩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5万亩,综合机械化率达86%。农机驰骋沃野,大幅解放了人力,效率提升看得见摸得着。其次,产业园着力示范推广良种良法,依托岳池米粉研究院优选专用稻种2个,开发米粉新品6个。与高校共建万亩科研基地,筛选良种18个。“南油1983”示范亩产221.63公斤,领先全省30.37%。良种和配套技术推广,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此外,产业园大力推进农业数字化,全县农业大数据中心集成无人机巡田、AI分析等应用,安设56套监测设备200余台套,打造智慧农业场景5处。坐在指挥中心,万亩稻田尽在掌握。智慧农业让农民管理更精准、决策更科学,为产业链注入“最强大脑”。

“我们认为振兴产业,关键在人。”陈松柏说,产业园建设以来,持续加大“孵化”力度,育强多元主体。一方面搭建双创平台,联合高校院所共建6个科创平台,升级大数据及农事服务平台,近三年吸引返乡入乡人才742名。另一方面出台专项政策,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强了,产业旺了,小农户才能搭上现代农业快车。同时,探索土地入股、收益分成等五大联农机制,带动农户通过“现金、股金、租金、酬金、佣金”实现多元增收,让农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受益者。

2024年,岳池县跻身10亿斤产粮大县序列。一粒米,串起一条链;一条链,带富一方人。“我们将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笔,优质粮油产业为墨,在更高层次上续写‘一粒米’的产业故事。”陈松柏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