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盘活闲置资源 “绣”出共富锦绣
2025-08-21 18:16:47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每日清晨,缝纫机的嗡鸣声唤醒了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温店镇刘厨村。在刘厨村一家服饰分拨中心内,缝纫工李玉芹手下翻飞,一件件家纺半成品迅速成型。“在家门口上班,实现了种地顾家两不误,这个月4900元收入稳稳的!”李玉芹笑得合不拢嘴。

李玉芹的幸福生活,正是阳信县以“共富工坊”为针,盘活闲置农房“绣”出产业、育出希望的生动缩影。

去年,该县温店镇党委聚焦“沉睡资源”,指导4个村党支部投入资金200万元,盘活刘厨村闲置农房建成31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自此之后,一条“多村联建、产权共享”的新路清晰铺展:产权确权给4个村集体,土地权属仍归刘厨村集体,“企业+村集体+村民”实现共赢。

今年以来,阳信县将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重点任务,持续深化资源盘活机制,摸清闲置资源、企业需求、村级劳力底数,推动片区规划与项目共建。

“今年7月,生产家纺产品超8万件,产值突破600万元,村民月收入可达3800元。”该服饰项目负责人介绍,厂房租金每年为4个村集体各增收3万元,更是吸引了11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阳信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为破解乡村发展不平衡难题,全县在10个乡镇(街道)因地制宜组建18个跨村联建片区,成立联合党组织,制定组织共建、联席会议等5项基本制度,打破单村发展瓶颈。

近年来,依托本地服装、地毯、电子、农产品等优势产业,阳信县整合各类扶持资金9350余万元,建成151个“共富工坊”项目,提供就业岗位超7000个,真正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