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将副主任徐贵忠,介绍将于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准备工作和具体安排。
据介绍,九三阅兵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将以鲜明的历史印记、崭新的军事风貌,彰显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传承与人民军队的强军实力。
45个方(梯)队各含深意,阅兵编排创新融入抗战元素和时代符号
吴泽棵介绍,阅兵按阅兵式、分列式进行,时长约70分钟。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接受检阅,分列式中,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45个方(梯)队各含深意。
空中护旗梯队以字符与标语昭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无数先烈用热血验证的历史真理;徒步方队“一老一新”交织,“老”就是抗战老部队,“新”就是军事力量新布局;战旗方队擎举抗战功勋旗帜,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呼应;装备方队按实战化编组,展示现代战争装备与国之重器;空中梯队含现役主战机型及首次亮相装备,展现空中力量跨越发展。
联合军乐团的编排也饱含深意,徐贵忠介绍,14个排面呼应14年抗战,80名礼号手象征胜利80周年,《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将响彻天安门广场。这些红色旋律里,有“母亲教儿打东洋”的家国痛,更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奋斗志,从苦难到辉煌,不变的是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
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大,强军实力筑牢和平根基
“受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大。”吴泽棵介绍。从抗战时期“小米加步枪”的艰难抗争,到如今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装备和反无人装备的首次亮相;从单一军种作战,到“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结构布局,军事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勾勒出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这种强大是为了更好守护和平。吴泽棵表示,新域新质力量亮相“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应对现代战争形态,更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
民兵方队展现新形象,军民同心向复兴
“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新时代阅兵中依然闪耀。徐贵忠提到民兵方队时,细数人民力量的传承。从抗战时期260万民兵参战支前、歼敌10.6万余人,到如今从15个省份筹组民兵参阅,覆盖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要根据地,既有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发源地的红色基因,也有新时代国防后备力量的崭新风貌。在受阅着装上,此次民兵方队与以往的阅兵相比也有很大创新,将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民兵的崭新形象。
在筹备中坚持“不扰民、少扰民”,训练点位选在远郊、合练安排在周末夜间、优化机动路线。徐贵忠表示,北京市民的理解支持,体现了军民之间的深厚联系,从抗战时期“军民团结如一人”,到新时代“军民同心向复兴”,人民始终是国家发展、军队强大的根本力量。
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彰显大国和平担当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歼灭日军150多万人。”在谈及国际意义时,吴泽棵重申中国抗战的历史贡献。“我们纪念胜利,是为了与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一道以史为鉴,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这种担当体现在维和行动中。吴泽棵介绍,受阅维和部队方队有东北抗联血脉,曾遂行过国际维和任务。“从为民族独立而战,到为世界和平而往,中国军队始终是和平之师。”35年来,中国维和部队从单一军种到多军兵种、从支援保障到综合多能的跨越,用扎实行动深刻诠释着守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
九三阅兵是对抗战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续写和平与发展的新起点。从80年前的浴血奋战到如今的盛大阅兵,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强盛,中国始终以历史为鉴,以人民为中心,以强军为保障,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