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24年磨一剑打破“洋种羊”垄断 我国自主肉羊品种“军垦肉羊”在兵团诞生
2025-08-26 17:20:39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8月20日天刚破晓,十师一八七团五连职工蒋建林走进圈舍,开始饲喂羊群。他指着蹦跳撒欢的小羔羊向记者介绍:“本地羊长得慢,进口羊上膘快但‘水土不服’。咱兵团自己培育的品种100%产双羔,出肉率达到59%,5个月就能出栏,每只可以多赚100多元!”

让蒋建林尝到甜头的,是兵团自主培育的新品种“军垦肉羊”。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新疆农垦科学院主导培育的“军垦肉羊”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肉用绵羊新品种。这一成果为助力国家种业振兴,打破我国肉用种羊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局贡献了兵团力量。

翻阅新疆农垦科学院的育种档案,一组数据彰显出“军垦肉羊”新品种的“硬核实力”:成年公羊体重超120公斤,母羊近70公斤,群体多胎基因频率超90%,核心群母羊繁殖率达202%,远超国际同类品种。该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杨永林告诉记者,“军垦肉羊”堪称肉羊中的“全能冠军”,能在西北沙漠戈壁、高寒山区等复杂环境中稳健生长,适应性、多胎性指标全球领先。

“这是三代科研人苦熬出来的成果。”兵团农业农村局局长田永浩感慨道。我国肉羊产业长期被“洋种羊”垄断,价格高昂、适应性差、抗病力弱,且种源受制于人。为打破垄断,2001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指导育种团队定下“萨福克羊×湖羊”的杂交路线,开启了长达24年的科研攻关。这位培育出中国细毛羊的“羊院士”,直至2023年离世前仍在推进“军垦肉羊”育种工作。

杨永林接续奋斗20余载,带领青年科研人员大胆革新,将适应性强的阿勒泰羊加入母本,创造性融合常规育种、基因标记辅助选择和高效繁殖生物技术。这一“中国方案”,让我国肉羊育种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

如今,兵团在十师北屯市建成“核心育种场+育种场+扩繁基地”三级繁育体系,肉羊育种群存栏量达1.64万只,扩繁群存栏量超3万只,已推广覆盖至全疆各地。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刘永斌表示,“军垦肉羊”的成功研发推广,将为全国肉羊产业输送更多优质种源,有力推动中西部畜牧产业升级,筑牢国家重要农畜产品保供安全的种业根基。(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冯骏 禚艺 纪晓贞)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