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让更多农村老人被陪伴照亮
2025-08-29 18:08:12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前不久,因在乡村卖货时与留守老人亲切互动而走红的李福贵,再次引发关注。这一次,她带着村里的46位老人走出大山,去河南郑州旅游。为了让大家安心出行,她为每位老人购买了保险,准备了救心丸等药品,还委托旅行社安排4名导游随行。

车窗里,是一张张布满皱纹的面孔;车窗外,是不断掠过的城市高楼与立交桥。老人们平均年龄七十多岁,大多是第一次看到地铁穿行、城市夜景。对他们而言,这趟旅程不仅是一场旅行,更是一次难得的新鲜体验。有大爷笑称,这回出去旅游打扮得比结婚那天还要整齐。那份质朴的喜悦,令人动容。

为什么一次普通的旅行会被这么多人关注?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样的机会,对这些老人来说太稀缺了。平日里,他们守着家门,最远的路就是赶个集,日常就是种地、做饭、含饴弄孙。年轻人长期在外打工,留守老人日子寡淡,更别提出门旅游。去一趟省会城市,对他们而言,就像过节一样高兴。

李福贵的细心,更让这趟旅程多了几分温情。她知道老人身体状况不佳,提前备药;怕老人担心花钱,就全程自掏腰包。老人们在她的安排下,笑得像孩子一样。

然而,这件事能“破圈”,并不仅仅因为李福贵的热心,而是因为其反映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如何让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村老人,有机会享受真正休闲的时光。现实中,由于乡村地处偏远、子女外出打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足等,不少老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和孤独中度过晚年。而很多人说起“养老”,首先想到的是养老金够不够、医保能不能报销,却很少有人关心,老人除了日常起居,是不是也能有点别的乐子。事实上,精神慰藉和社会参与同样是老年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些老人透过车窗张望城市的眼神,不只是出于好奇,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李福贵的善举,为农村老人打开了一扇窗。但要让农村老人的生活真正丰富起来,光靠个人力量还远远不够,社会还需要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在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之外,为他们提供文化、心理、社交服务。比如,推动更多公共文化资源下沉到乡村,鼓励基层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在提供农村养老服务时,不仅要关注老人吃穿住行,也要兼顾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帮助老人学习使用互联网,让他们拥有更多交流与获取信息的渠道。

大巴车终会开回大山。但愿这趟旅程不是短暂的惊喜,而是让更多人意识到,农村老人需要更多的陪伴与关注。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