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一粒“金种子”,助力农业发展
2025-08-29 18:08:12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沪稻香软217(崇尚217)”,以102万元的价格,将其15年独占使用权授予上海崇明种子有限公司,创下今年上海常规稻种新品转让价新纪录。

水稻育种长期面临“好吃不好种、好种不好吃”的矛盾。口感香软的品种往往植株高、易倒伏,难以机械化种植;而高产稳产的品种又常因口感偏硬、香气不足,难获市场青睐。“沪稻香软217”通过融合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历经七八代持续选育,实现了品质与产量兼顾,不仅米粒晶莹、口感软糯,还具备植株矮壮、耐密植、易管理的特性。

“金种子”的价值,首先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过去农民最关心亩产量,如今更关注亩产值。“沪稻香软217”试种期间,亩产值突破3200元,比普通水稻高出近一倍。崇明种子公司愿意斥资百万元,正是看中它对“崇明大米”品牌的价值提升作用,为从“卖大米”向“卖品牌”的跨越出一把力。

这次交易形成的“科研-企业-市场”良性循环模式亦值得关注。科研单位通过成果转化获得回报,增强创新动力;企业因独占权而具备稳定预期,敢于持续投入;市场则能得到更优质的产品,避免优质品种因无序扩散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

“金种子”的育种突破值得点赞,未来要实现从“吃饱”到“吃好”的跨越,需要多方发力。首先,要坚持科技赋能,持续突破育种等关键技术,让农业有更强的“芯片”。其次,要坚持品牌赋能,培育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再有,要坚持机制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助力更多科研成果真正走向田间地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产业;一次创新,足以激活一片乡土。让更多“金种子”落地生根,中国农业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收获更多“丰收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