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一颗水蜜桃背后的共富“甜蜜经”
2025-08-29 18:08:11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的桃缘家庭农场,一排排桃树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印象——它们没有向四周伸展的繁茂枝干,而是被精心修剪成巨大的“Y”字形,齐刷刷地伸向两侧。

农场负责人陈建祥穿梭其间,自豪地介绍:“相比传统树形,‘Y’形能让每个桃子都晒足太阳,品质更好!”他承包的150亩“Y”形桃园,不仅桃子更大更甜,还能提前1年上市,人工成本因便于机械化作业而大大降低。

陈建祥的底气源于凤桥镇数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布局。凤桥水蜜桃产业早已告别了“看天吃饭”的旧模式。从最初“20片叶子供养一颗桃”的疏果理念,到如今“Y”形树的推广,每一步都在水蜜桃产业链党委的统筹协调下,精准踩在提质增效的关键点上。

为了降低桃农的试错成本,凤桥镇水蜜桃产业链党委整合各方力量,牵头建起了三星智慧桃园。“桃树结果要三年,新品种万一不适应,损失谁来担?现在由智慧桃园先试种,效益好了再向全镇桃农推广。”凤桥镇党委书记黄凌云一语道破了智慧桃园作为产业“探路者”和“稳定器”的核心价值。

有了技术托底,品质如何变现?凤桥镇水蜜桃品控中心给出了答案。自动化分拣线根据甜度、重量、色泽等数据为桃子精准分级,实现了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价值飞跃。

产业链的延伸不止于此。当500亩桃林在春天灿若云霞,在夏日硕果累累,它本身就成了风景。依托这片“甜蜜”的风景,外观酷似艺术馆的家宴中心应运而生,户外桃林婚礼成为都市青年的新宠。

“从前村民办酒席的‘三星灶’,到如今能办主题婚礼的家宴中心,变化的不仅是场地,更是乡村的吸引力。”三星村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陈林燕感慨道。

如今,三星村家宴中心的火爆早已不是新鲜事,仅2024年,家宴中心就承办宴席130余场,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间接拉动周边消费近300万元。

从一颗桃的精耕细作,到农文旅融合的全链条发展,凤桥镇的“甜蜜事业”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更以看得见的产业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动力。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