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面积190.7万亩、总产79.8万吨、亩产418.6公斤 浙江省早稻实现“三增”
2025-09-02 18:01:32   来源:农村信息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浙江省早稻实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其中面积190.7万亩、同比增2万亩,面积增量位列全国第二;总产79.8万吨、同比增1.4万吨,总产增量位列全国第四;亩产418.6公斤、同比增3.3公斤,单产水平位列全国第三。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深挖早稻扩种潜力,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早稻扩面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早稻“三增”,种子是“芯片”。省种子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让广大种植户选好种、种好粮,我省高度重视早稻品种示范推广,搭建了“看禾选种”平台。今年,全省种植面积比较大的早稻品种有“中组100”“中早39”“中组53”“中组143”“中组18”“舜达135”“金早645”等,具有产量高、抗病力好、稳产性能强等特点。全省高产早稻品种推广面积在80%以上。

良种还需配良法。今年,我省全面推广机插秧基质育苗和“叠盘出苗”等技术,秧苗素质和出苗率明显提高。

“今年,我们将水稻机插作为提升粮食单产的重要抓手,集成政策、育秧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关键要素,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如加大机插作业补助,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3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并通过全省机插比武等活动,示范推广规范标准的栽插技术。此外,通过全省推广精量播种、精细收获减损技术,使早稻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8%以内,助力早稻稳产增收。”省农业农村厅农机与数字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丰产增收,良田是基础。截至今年7月底,我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3.39万亩,一大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农田,为有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实现农田提标提质的同时,我省还在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壤健康水平上持续发力。如持续推进“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强化化肥定额源头减量和末端治理零直排,积极开展土壤生态修复、健康土壤培育行动等,进一步提升耕地综合产能。

早稻“三增”,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今年,我省持续实施省级规模粮油补贴、订单奖励、种粮大户贷款贴息等政策,全面推行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落实规模种粮动态补贴政策,并开展早稻农资成本监测,预拨2025年省级粮食生产扶持资金16.8亿元,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农村信息报记者 沈璐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