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大理市南五里桥村——庭院生金真红火
2025-09-02 18:01:32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在大理市大理镇阳和村委会下辖的南五里桥村,到“网红路”苍洱大道拍照打卡的游客每天络绎不绝,街边汇聚的火锅、烧烤、咖啡等餐饮,也同时在吸引和留住游客。

有颜值有美食更有产值,是如今南五里桥村的真实写照。

曾经的南五里桥村,人多地少,农业产值低。2012年,村组干部主动谋划,结合特色传统美食与紧邻旅游区两大优势,锚定餐饮服务业,着手打造“美食一条街”。为了鼓励村民大胆经营,村委会上门服务,协助第一家餐馆办理了营业执照。同时,村集体建设屠宰场为美食街上的餐馆服务,确保肉类质量。

几年下来,美食街生意火爆,一铺难求。村民们还纷纷利用自家院落经营起餐饮,庭院经济遍地开花。开在巷子里的张家园铜瓢牛肉生意红火,店主张松恒深有感触:“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没底,随着美食街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顾客主动找到村子里来,根本不愁客源。”

目前,南五里桥村的117家餐馆中,美食街上有56家,其余的都分布在村子里。不仅如此,“户户庭院生金”还体现在29家民宿客栈上。村民秦龙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客栈转租,每年租金收入约20万元,夫妻俩还为客栈接送客人、做保洁,又多了一份收入。“对于有劳动能力、有资金的非经营户,村委会引导他们参股和务工,参股分红分一点、务工工资赚一点,收入就有了保障。”阳和村党总支书记马武超介绍。

“一个人富不算富,一个村富才是富。”马武超说,南五里桥村充分发挥村集体引领作用,坚持先富带后富、健全公益事业。每年在中秋等节点,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捐款,帮扶老弱病残约40人。村里还建起了爱心食堂,让留守儿童和老人免费吃饭。从2016年到2019年,村委会每年帮扶一家低保户,让4户家庭建起了新房。

先前,南五里桥村各项公共事业建设主要靠政府资金投入和致富带头人捐资,随着村民富裕的目标初步实现,村委会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谋划长远发展,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要源源不断地吸引游客,必须有核心竞争力。”马武超说,村委会理顺招商思维,规划了以旅拍、婚礼等业态为主的文化体验园和承办体育赛事的“体育小镇”,以及养老院项目,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撬动投资。

“南五里桥村将与周边各村联动,实现差异化发展,利用好现有资源,形成食宿娱游购多元体验的旅游环线。”马武超对村子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云南日报记者 段苏航 秦蒙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