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县级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九成
2025-09-02 18:01:32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记者日前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截至今年上半年,在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的基础上,治理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400多条已发现的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0%。

城市黑臭水体是群众身边的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消除水体黑臭、实现水清岸绿,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入实践。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协同机制,将黑臭水体治理范围由地级及以上城市扩展至县级城市和东部7省县城,也组织地方对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摸排,制定整治方案,推进系统治理。目前,397个县级城市和东部7省县城建成区,都纳入黑臭水体治理范围。

为防范“反复治、治反复”,有关部门指导地方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厂、管网等设施运行维护、落实黑臭水体沿线排水许可管理等,尽量杜绝污水垃圾直排,全面提升水体返黑返臭防范能力水平。尤其是在每年汛期来临之前,都会组织开展污水管网清掏,减少降雨期间入河入湖的污染负荷,避免雨后阶段性水体返黑返臭。

在强化监管方面,各地深入实施省级环境保护行动,不断压实地市政府主体责任和省级相关部门监督责任。同时,实行黑臭水体清单动态管理,定期对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进行监测,并利用卫星遥感、群众举报等方式,及时将返黑返臭和新发现黑臭水体纳入治理监管清单。

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环境基础设施还存在一些短板,也有少数黑臭水体尚未纳入治理清单,一些已治理的水体也可能会返黑返臭,这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将持续巩固提升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确保治一条、成一条;还将建立健全返黑返臭防范机制,让一条条“臭水沟”长治久清,成为群众身边的“山水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