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
2025-09-05 18:20:59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列为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任务,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对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

因地制宜是发展富民产业的科学方法。一是立足禀赋优势,找准发展方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地理环境、产业基础具有较大差异,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径。二是立足资源整合,夯实发展基础。发展富民产业,必须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等国家重大部署,盘活整合各类资源,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资源整合、集约使用与布局优化,优化产业联动、分工协作、集聚集群发展格局,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三是立足改革创新,强化富民效应。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大力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渠道。

富民产业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发展富民产业,必须促进产业延链补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例如新疆吐鲁番市立足葡萄资源禀赋,着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现已形成了集鲜食葡萄销售、葡萄干加工、葡萄酒酿造、葡萄叶生产、葡萄枝条多元化利用及葡萄其他副产物综合利用等为主的全产业链条。同时要优化供应链,建设高水平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补齐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短板,做好仓储物流配送服务,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要加强全产业链科技支撑,打造品种培育、生产研发、产品加工等综合竞争优势,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发展和应用,充分运用数智技术,提高乡村特色产业生产的规模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富民产业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乡村振兴是发展富民产业的主要目的。必须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对接机制,强化以城带乡,形成城乡互补的局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设计、整体性打造,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合作,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作者:马伟,系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