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内蒙古科右中旗:以草治碱 荒滩变绿洲
2025-09-11 17:51:20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一片特殊的“草原”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这里不是天然牧场,而是由国家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打造的100亩盐碱地饲草种植示范田。曾经面临沙化和退化的土地上,一丛丛改良羊草挺拔茂盛,不仅锁住了流动的沙土,更成为当地养殖户增收致富的“希望之草”。

盛夏的试验田里,来自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马红媛研究员指着生长茂密的一丛羊草,向记者介绍其发达的根茎扩繁能力:“看,这是我们针对科尔沁沙地干旱、贫瘠、盐碱化特点,培育的羊草新品种。它的分蘖能力强,一个植株一个生长季可以产生一两百个分蘖苗,根系发达,防风固沙能力极强。羊草除了生态价值高,粗蛋白含量也高,被称作‘禾本科牧草之王’。”

马红媛介绍,羊草是构建北方草原生态屏障和优质人工草地的关键物种。试验田的核心任务,就是筛选、培育和示范最适宜当地环境、兼具高生态价值和高饲用价值的羊草品种。与传统草种相比,这些改良羊草在中重度盐碱条件下,经过适当改土措施,种植当年就有很高的田间出苗率和成活率,产草量高、耐啃食、适口性好,粗蛋白含量显著提升,是牲畜的优质“营养餐”。

近年来,科右中旗借助国家科技特派团帮扶契机,不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聚焦科技赋能高质量防沙治沙,借力借势、因地制宜推动科技“突围”,在沙地治理区域,科技治沙的显著成果令人瞩目,为生态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另一处国家科技特派团优质肉牛饲草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示范基地,牧草茂盛,长势良好,这片牧草就是养殖户满都拉在国家科技特派团指导下种植的紫花苜蓿。

看着繁茂的紫花苜蓿,满都拉脸上洋溢着笑容。“这紫花苜蓿产量大、营养高、品质好,牛特别爱吃,每年打完草,多余的紫花苜蓿饲草料还可以卖出去,这也是一笔收入。”满都拉向记者介绍,过几天他将收割今年第一茬紫花苜蓿,去年的第一茬紫花苜蓿一共打了16捆,每捆能达到800斤左右,每年能打三茬,按照目前市场价每吨1300元左右算,一年就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

作为当地养殖大户,也是“晓景”式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的满都拉,在国家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的帮助下率先示范种植了46亩紫花苜蓿,当年便取得了显著成效:46亩紫花苜蓿不仅亩产鲜草1000斤,远高于传统饲草,其高蛋白含量更大大提升了养殖效益,节约了饲料成本。这一成功实践,为周边嘎查的牧民和养殖户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优质饲草种植样板。

据了解,2025年,国家科技特派团牧草产业组围绕科尔沁沙地治理,创新盐碱草地饲草种植课题项目,对好腰苏木镇3358亩裸露沙地精准施策,科学制定最优植被空间布局种植方案,打造100亩盐碱草地饲草种植示范区、探索50亩沙化耕地田饲草种植改良试验,通过补种碱茅进一步改善了饲草品质,优化了土壤结构,成功治理了3358亩裸露沙地。

如今,好腰苏木镇的这片“科技草”正从试验田走向更广阔的沙地草原。微风拂过,绿浪翻滚,每一株挺立的羊草,都承载着科研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也寄托着像满都拉一样的万千牧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共同编织着科尔沁沙地由黄转绿、由绿生金的崭新图景。

“好腰苏木镇沙地综合治理任务58万多亩,近年来,我们与国家科技特派团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紧密配合,以科技赋能,推进灭黄、治白、增绿,在100亩盐碱地试种10种耐盐碱饲草,在500亩重度盐碱地开展苏打盐碱地改良试验,通过改良剂施用、种植结构优化等技术手段,持续探索苏打盐碱地的高效治理途径。目前试种和移栽的羊草、碱茅等品种长势良好,同时与草业龙头企业合作,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模式,让党员群众都参与进来,形成多赢的格局。”科右中旗好腰苏木镇镇长王文胜说道,下一步,将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治理歼灭战,让绿色彻底成为这片土地发展的底色。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