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打“鲜”牌 谋“新”局 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持续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17:51:20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年来,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和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鲜食玉米、食用菌、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通过建设标准化基地、提升产品品质,不断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伴随着消费升级,鲜食玉米以其独特口感和丰富营养迅速走俏市场。辉南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杉松岗镇安山堡村构建了“党组织+经销商+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整合各方资源,带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共同发展。朝阳镇新胜村则紧扣“鲜”字打造核心竞争力,构建起“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一体化全产业链,实现快速供应,抢占市场先机。同时,县商务部门与乡村组织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借助电商平台和农超对接等多元销售渠道,将辉南鲜食玉米销往全国各地,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立足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辉南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在朝阳镇马家岭村棚膜基地,一朵朵褐色的羊肚菌宛如撑开的小伞错落有致,长势喜人。马家岭村棚膜基地共有3栋羊肚菌大棚,每栋产量可达250公斤。羊肚菌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前市场价约每公斤100元,发展前景广阔。朝阳镇还计划引入赤松茸等特色品类,以点带面,带动全域及周边村镇共同发展,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丰富的水利资源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全县河川流域面积达2138平方公里,水库塘坝星罗棋布,为淡水养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小椅山村澳蓝湾水产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碌地为虾塘测温、加氧,精心培育从南方引进的优质虾苗。通过精准调控水质水温、科学投喂与管理,鱼类养殖密度显著提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运用,既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又最大限度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全年不间断的生产模式有效突破了季节限制。

此外,楼街朝鲜族乡推广的稻虾、稻蟹综合种养模式也成效显著。全乡共开展67公顷的稻虾、稻蟹综合养殖,虾和蟹的排泄物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产出的农产品绿色健康,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当前,鲜食玉米、食用菌、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正在辉南大地上蓬勃发展,逐渐成为一张张闪亮的“金色名片”。未来,辉南县将继续深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通化日报记者 邓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