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湖南江华举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现场会
2025-09-11 17:51:20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在涔天河镇会合村召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与现场演示会,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展示,完整呈现中稻收割后的秸秆从田间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过程。这是该县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防治大气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在推动秸秆利用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和政策引导,成功推广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多种利用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变废为宝”、提升地力、提高生态效益,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据悉,江华耕地面积44.6万亩,其中水田31.3万亩,旱地13.3万亩。全县2024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770499亩,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235350.36吨、综合利用202530.44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6.05%。

该县引进多家企业研发出适配本地土壤与农作物的秸秆还田技术及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涔天河、白芒营等乡镇设立秸秆还田示范基地,采用机械粉碎、深耕翻埋等现代化手段,结合微生物菌剂加速秸秆腐熟。全县秸秆还田面积55.45万亩,肥料化利用量183870.39吨。通过青贮、黄贮、微贮等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有力支撑畜牧业发展。全县饲料化利用7591.78吨。

在基料化利用方面,该县引导农民利用秸秆制作食用菌基料,发展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种植,提升农业附加值。

白芒营镇小贝村尹小英介绍,她享受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红利,购置了三台草编机,每年在小贝村收集3000亩的稻草,将其加工成草垫。这些草垫年处理稻草量1000吨,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的长途运输等方面。

江华瑶族自治县恩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仝晓绯介绍,公司每年可处理50万头生猪的粪污、畜禽粪污原料30万吨,以及水稻秸秆等农业废弃物4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500万立方米,生产生物有机固肥5万吨、液肥25万吨。新增就业岗位60多个,秸秆回收、打捆等工作带动本县农户3000户,户均新增纯收益在300元以上。

江华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春生介绍,通过现场演示将秸秆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与装备送至田间地头,展示给农民、带动农民实践。通过“收割—打捆—粉碎—灭茬—深耕”组合操作,鼓励农户秸秆还田、秸秆打捆,从“要我禁烧”变为“我要利用”,鼓励合作社、企业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投入,既保护了绿水青山,更为企业创收,民众创岗。(作者 殷娜 余涛 黄春华)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