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报道(记者傅心婕)9月12日,由福建省仙游文旦柚科技小院、仙游县科协、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福建省农科院农科沃土生态草业产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仙游县全国科普月活动在仙游文旦柚科技小院、仙游县仙溪果业专业合作社举办。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通过专家培训、技术交流等形式,为当地农业种植户提供科学指导,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活动中,来自福建农林大学和农科沃土生态草业产业研究院的教授专家围绕土壤健康管理、绿色种植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培训。专家指出,土壤酸化已成为制约文旦柚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后果包括抑制植物根系生长、加速土壤养分流失、抑制微生物活性、带来土传病害等。针对这些问题,专家提出了推行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环保酵素、种植绿肥并翻压还田、加强田间水分管理等一系列科学措施。
福建仙游度尾镇位于山区丘陵地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形成了优质水果特别是文旦柚生产的独特自然气候条件,果实品质优良、肉嫩汁醇、甜酸适度,是当地的金字招牌,然而文旦柚种植面临着土壤酸化、残果裂果资源化利用不足、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不小的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对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福建农林大学吴林坤教授表示,福建农林大学、农科沃土生态草业产业研究院与仙游文旦柚科技小院共同实施一系列科技项目,为文旦柚产业提质增效、果农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科技小院团队开展了度尾文旦柚土壤理化性质的大规模监测,基于数据构建了精准施肥配方。同时,创新推出了文旦柚果园绿肥周年套种技术体系:夏季套种印度豇豆,冬季套种光叶紫花苕子,实现果园全年覆盖。吴林坤介绍道,“绿肥在适当时期翻压回田,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在抑制杂草、保墒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显著提升了果园生物多样性。”
此外,科技小院还研发了裂果残果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接种发酵菌剂制备环保酵素,经适当稀释后用于果园,不仅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还有效抑制了病虫害发生。
此次科普月活动通过面对面培训交流,将先进农业技术直接送达种植户,展现了科技助农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仙游文旦柚产业的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
(福建农林大学 李树茂 蒋思煜 毛宁搏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