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上海水牛、漳州斗鸡等6个濒危畜禽品种“转危为安”
2025-09-18 11:12:4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年来,我国对61个濒危畜禽品种落实“一品一策”抢救性保护措施,现有种群呈现恢复性增长,一半以上品种资源的濒危等级下降,上海水牛、漳州斗鸡等6个濒危品种资源已经“转危为安”。

这是9月14日在北京平谷举办的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濒危畜禽遗传资源抢救性保护成效之一。

据了解,我国在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基础上,构建起分级负责、有机衔接的保护体系,国家和省级保种场区库分别有240个、671个,159个国家级保护品种实现活体保护全覆盖。同时,对普查评估的61个濒危畜禽遗传资源逐一量身定制保护策略,统筹活体保种和遗传材料收集保存并重,并引入现代生物技术,快速恢复濒危资源群体数量。

针对西藏樟木牛、阿沛甲咂牛,河套大耳猪等濒临灭绝资源,特别是阿沛甲咂牛此前仅剩1头种公牛的情况,通过体细胞活体采集培养、体细胞克隆胚胎构建、胚胎移植,使阿沛甲咂牛公牛由1头变为了4头,河套大耳猪数量增长近50%。近日,技术人员已将重庆出生的克隆牛返还西藏,推动濒危资源的加快恢复。

在加大濒危畜禽品种保护的同时,我国还持续加力育种攻关,对畜禽种业创新给予重点支持。自主培育的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8%;华西牛冻精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2%。2021年以来,国家审定畜禽新品种(配套系)75个,有效保障畜产品消费的多样化需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