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67个脱贫村迎来产业辅导员
2025-09-18 11:12:41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2025年以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积极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选派67名优秀年轻专业技术干部担任农牧业产业辅导员,点对点对接全市67个脱贫村。这些产业辅导员以精准服务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用技术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成为助力脱贫村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力军。

在政策宣传方面,产业辅导员化身“政策宣传讲解员”,针对村民对政策理解不深、操作不熟等问题,积极开展帮扶政策的宣传与解读,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田间地头。

作为“农技指导员”,产业辅导员聚焦种植养殖关键环节,开展实地指导200余次。他们将玉米密植调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先进技术送到农户手中,把党的科技兴农理念落到实处。清水河县窑沟乡不灿洼村干旱少雨,产业辅导员因地制宜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指导种植小香米50亩、大豆100亩,破解抗旱难题;同时试用30亩降解膜,为解决残膜污染探索新路径,让“科技因子”真正融入产业发展。

产业辅导员们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在武川县得胜沟乡、哈乐镇、耗赖山乡等地引进现代草产业科技示范园区、温室改造提升、有机肥加工等项目;在清水河县宏河镇引进特色林果基地及数字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村民们在产业辅导员的指导下,看到了科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产业辅导员下沉一线后,始终将村民的需求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武川县二份子乡五份子村计划购置种公羊,产业辅导员第一时间对接县农牧局,明确补贴政策和办理流程,筛选出两家合规种公羊场,让村民省心又省钱。清水河县喇嘛湾镇杨西梁村想建高标准农田,产业辅导员邀请专业人员实地研判地理条件,为项目落地奠定基础。武川县哈乐镇圪料坝村的莜麦销路是难题,通过产业辅导员牵线,与禾川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建成绿色种植基地并签订收购协议,让村民实现“种得好更卖得好”。

7月中旬强降雨来袭,产业辅导员们迅速变身“抗灾应急员”。他们第一时间推送预警信息和防灾技术,发放《农业防灾减灾手册》等资料,覆盖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应急管理要点。武川县哈拉合少乡哈拉合少村洪涝后,向日葵和藜麦爆发病虫害,产业辅导员紧急捐赠低毒农药,覆盖受灾面积800亩,现场指导施药技术,帮助农户挽回损失。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呼和浩特市的67名农牧业产业辅导员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让村民们深刻领悟到党的政策的优越性,激发了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内生动力。村民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纷纷表示,要齐心协力发展产业,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