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让文物在城乡大地绽放新光彩
2025-09-18 11:13:03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蒋若晴)近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国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核心作用,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完善法律与制度,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新修订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制度除个别省份外已全面推行,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制度在上海开展试点。探索推进国家文物督察制度,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联合督促各地在城市更新全过程、各环节加强文物保护,强化文物保护的制度刚性,赓续城乡发展的历史文脉。

积极谋划与协调,形成系统性保护合力。各部门协同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央属文物、军队文物和工业、农业、水利等各类文化遗产普查,加大对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区域普查力度。“十四五”时期,8座城市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聚焦重点与难点,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文物防灾救灾制度落地见效,文物领域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有效增强。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技术导则更加完备,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进一步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应县木塔建立部省协调保护机制。

统筹保护与发展,彰显系统性保护成效。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切实保护“百姓桥”“乡愁桥”“凝心聚力桥”。积极引导“博物馆热”“考古研学热”。各地发布文物主题游径超200条,其中31条优秀文物主题游径串起25个省份19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让文物在城乡大地绽放新光彩。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配合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协同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加强城乡建设中文物系统性保护,展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物新气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