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招生季,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潘店镇大辛庄小学的校门口,总有家长攥着报名表反复追问:“听说你们学校有个任老师,再开学是不是他教一年级?”这个让家长们心心念念的“任老师”,正是扎根乡村教育10余年的特岗教师任明杰。
2014年,从安阳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毕业的任明杰以特岗教师身份来到大辛庄小学。10余年间,他用280万字从教日记、18万张教育影像、6000余万字专业阅读,在泥泞的乡村校园里,为留守儿童开辟出广阔天地,也用坚守与热爱,成为乡村全面振兴路上的“教育燃灯者”。
初到大辛庄小学时,眼前的景象远超任明杰的预期:校园地面未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作为唯一的外地教师,他住的10平方米小屋既是卧室也是厨房,可他没有抱怨,挽起袖子就动手改造起来。
由于买菜不便,任明杰就在校园角落开荒种菜,从独自锄地翻土、打畦播种,到带着同事、师生一起照料,现在这片菜园不仅长出了蔬菜,更成了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堂,相关主题班会还入选全国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
跨专业的生涩、性格的内向,让任明杰第一次上课就遭遇冷场。看着班里占比1/3的单亲离异家庭孩子、1/3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孩子,大多孤僻沉默,甚至不愿与人对视,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走进他们心里。”他放弃了在办公室的休憩时间,实行“驻班制”——课间陪学生围坐聊天,倾听他们的委屈与心事;以“火车头”的角色带学生玩团体游戏,让校园里满是笑声。
学生喜欢球类运动,任明杰每天早上独自在操场练篮球、足球,晚上对着墙练乒乓球,直到能和孩子们“一较高下”;学生痴迷魔方,他耗时一周钻研还原技巧,还开发出“三阶魔方分步教学法”;学生对天文地理好奇,他自费订阅《国家地理儿童百科》。
为了帮学生练表达、说普通话,任明杰又琢磨出“听广播”的法子——每天和学生一起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FM106.6,逐字分析主持人的逻辑思维与应变智慧,自己的语言也变得幽默生动。渐渐地,学生愿意主动找他聊天,有的孩子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我梦到任老师了”,还有学生怕他孤单,送来小猫小狗做伴,用稚嫩的方式表达心意。
真心终换真心。2018年元旦,家长们担心任明杰调走,在村委会琢磨了整整一天,写了8张大红纸才定下一封满意的感谢信,还连夜赶往县城取锦旗,直到深夜11点多才回来。第二天,3个村的村民顶着寒风,敲锣打鼓把锦旗、鲜花和感谢信送到学校门口——这是乡村里最淳朴也最厚重的认可。也是这一年2月,任明杰的《特岗教师生活记录》在网上爆红,原文浏览量近80万,他的故事从乡村校园走向全国。
如今的任明杰,不仅是乡村孩子的“任老师”,更是全国教师的“引路人”——远赴云南国培、对口援疆分享,线下做讲座近200场,现场听众超7万人次;线上分享10余场,仅师德讲堂就吸引25万人次观看,有教师留言“看了3遍”。他的育人故事入选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还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录制班级管理课程,成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标杆。
10年光阴,大辛庄小学早已旧貌换新颜:地面硬化了,教室翻新了,新建了“6+1”功能室,配备了白板和空调,生源从80余人增至140余人,周边村子的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来。
“乡村教育,是一场心灵的修行。”任明杰常说。从最初的“不想留”到如今的“不想走”,他用一颗赤子心,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耕耘,不仅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更以教育之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最持久的动能——他如燎原星火,点亮的不仅是一间教室、一所学校,更是无数乡村孩子的未来和乡村教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