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黄土旱塬变富民菜园
2025-09-18 11:13:03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作为兰州东进主战场和功能疏解承接地,凭借优越区位与丰富物产,已成为“北菜南运”“西菜东调”产地型蔬菜集散中心。“对榆中而言,高原夏菜不仅是富民增收的‘菜篮子’,更是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金钥匙’。”榆中县委书记崔峰巍说。

“通过产业园项目实施,我们打出‘提升设施装备、做强精深加工、强化科技支撑’等系列组合拳,推动高原夏菜升级至‘4.0版本’,让产品、种苗、人才、技术、标准、装备‘六大输出’能力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崔峰巍说。

面对南山片区高海拔、降雨少的自然条件,产业园在马坡乡、新营镇等乡镇创新“冷凉型蔬菜标准化生产体系”,以“全膜双垄三沟”旱作栽培技术突破海拔2000米种植禁区,带动全县冷凉蔬菜发展至7万亩。“我们不仅要让土地‘长出菜’,更要让土地‘生出金’。”崔峰巍介绍,通过推广“春提早、秋延后”种植模式,全县3.1万亩设施蔬菜实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3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专供基地、6.64万亩省级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连接城乡市场的“桥头堡”。

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不仅是品质提升,更推动了产业形态的变革。“过去农民零散种植,菜好不好、卖多少钱全看运气;现在按标准种、按订单供,黄土塬上的‘土疙瘩’变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崔峰巍坦言,这种转变让榆中蔬菜在弥补东南沿海伏期蔬菜供应空档中抢占先机,每年带来稳定的产业收益,更吸引了仓储、物流等配套企业落户,“从‘靠天吃饭’到‘订单农业’,标准化生产让旱塬有了持续增收的底气,也为城乡要素流动搭建了桥梁。”

“农业要强,科技必须强。我们把产业园作为科技创新的‘试验田’,让科技成为榆中从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的‘加速器’。”崔峰巍说。产业园联合中国科学院、天津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成立甘肃高原夏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着力破解种苗质量难题。累计引进新品种6000余个,培育优质品种121个,形成20余类畅销蔬菜矩阵,16家现代化育苗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双轮驱动,构建起集穴盘基质育苗、智能环境调控、水肥精准供给于一体的智慧育苗体系。目前,园区蔬菜标准化育苗能力突破10亿株、良种率突破95%以上,种业产值突破1.2亿元。

航天育种项目落地,更让榆中看到打造西部最大种子种苗试验示范基地的可能。科技不仅提高了产量,更重塑了产业格局。过去榆中农业只输出原菜,现在通过科技赋能,正逐步转向输出种苗、技术、标准,这种转变让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附加值持续提升。

“品牌是打通城乡市场的‘通行证’。我们借‘甘味出陇’‘甘味出海’东风,让‘兰州高原夏菜’从黄土塬走进京津冀、迈向东南亚。”崔峰巍介绍,通过承办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举办高原夏菜新品博览会等活动,榆中每年组织省内外推介会10次以上,90%的蔬菜产品销往全国60多个城市的80多个批发市场,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28.7亿元,成为兰州市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产业园的核心是‘人’,最终要让农民富起来、农村强起来。”崔峰巍介绍,在高崖镇,“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的“三社合一”模式,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带动5000余户农户;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集团连市场建基地带农户”模式,将6万余户24万人嵌入产业链——种植、加工、销售,每个环节都有农民的身影,包装、运输、餐饮、劳务等配套产业随之兴起。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产业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647元,较2023年增长1341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0.9%,蔬菜种植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超38%。

从黄土旱塬到“富民菜园”,变化的不仅是景观,更是农民的生活图景,砖瓦房多了、小轿车多了,乡村集市更热闹了,城乡差距在缩小,融合在加速,这正是产业园“兴业、强县、富民”的深层意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