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设施优化,管护费何以不升反降?
2025-09-18 11:13:03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再过一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白鹿塘村的汤叶明就要离开干了30多年的村委会。照常理,退职在即,本可放松一些,但他就是闲不住,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于村里卫生管护。2024年,他与其他7名村干部一道,让村里斩获了萧山区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进步村荣誉,为此还赢得了10万元的政府奖励。

“以前村里也拿到过不少奖补,但这次针对长效管护,更具含金量。”汤叶明眉开眼笑道。以白鹿塘村为其中一个代表,2024年,萧山区共评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进步村32个、优秀村37个,每村分别奖励10万元、15万元。在此基础上,户籍人口超过3000人的,上年度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在150万元以内的,以及全年农村人居环境支出控制在40万元以内或同比下降10%以上的,额外奖励1万元。

这些奖励的背景是:2023年,萧山开展了一项系统化的长效管护机制探路行动,在益农镇进行整建制试点,并在全区挑选27个建制村进行试验。据了解,萧山区共有330个建制村,总额1000万元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奖励,分到各村并不算多,却燃起了全区村集体和老百姓的热情。

近些年,萧山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按理说,日常维护成本自然水涨船高,但数据显示,2024年在益农镇,全域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开支同比下降26%,27个试点村同比下降10%。有意思的是,成本降了,成色不降:2025年初,萧山因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再度受到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表彰。

说到环境的美化和提升,如果只是靠集中整治,每回都是一大笔投入,大家对此更是疲惫不堪。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是“千万工程”的重要源起地,美丽乡村如何从“一时美”到“持久美”,无疑是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的应有之义。

2018年,“美丽萧山五年行动”宣告启动,萧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按照整治村、提升村、示范村分类推进的原则,全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该区更是将其上升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通过问题清单定标准、责任清单明分工、整改清单限时效,由此开启了人居环境治理方式的“大转身”。

此后的六年多里,萧山出台近30项“一揽子”政策文件,累计安排了42.9亿元财政资金,有效统筹“人、钱、地”要素资源,这才有了全域美的底色,形成“一户一处景、一路一幅画”的大美格局。到2024年底,当地已实现了区级基础型未来乡村全覆盖,区级提升型未来乡村占比超3/4,累计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51个、省级未来乡村17个、市级未来乡村51个。

那么,如何保持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整体大美”的乡村好风景?2024年,萧山继续打出一整套“组合拳”:申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地方标准,系统化建立健全一体化、智能化长效运维管护机制和风貌管控机制,并配套制定管护导则、地方标准、激励办法等文件。

在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江锋看来,整套措施的目标很清晰,瞄准干什么、谁来干、如何干等几个关键问题,以可量化的管理规范与激励措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扭转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变成“让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干”,最终实现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护的转变。

对于这些理念,义桥镇勤里村党总支书记陈策感慨颇深。办过几场垃圾分类主题亲子活动后,他明显感觉到,通过孩子“倒逼”家长,效果还真是事半功倍。如今,无需村干部引导,大家已是习惯成自然。更让他欣慰的是,每到逢年过节,小家有大扫除,全村亦有,经常不花一分钱,大家有力出力,志愿者成了当仁不让的主力。

有意思的是,村民的热情最终通过“打分”,记录在义桥镇专门开发的“义江红”小程序上。无论是本地土著还是新义桥人,只要经审核通过后,便是数字居民。在这个平台上,平时学习包括垃圾分类在内的知识、参与环境卫生相关的志愿活动等,都能得到相应积分,并可在积分商城兑换米面粮油、日用品等生活物资。

有奖便有罚。2025年初,义桥镇昇光村的一份扣分公告在全村炸开了锅,15户家庭因不参与垃圾分类、房前屋后有堆积物、庭院内杂乱等情况,人均被扣除20分。大家这才发现,村里推行的积分评比机制可非说说而已,而是动了真格。

“有经济损失固然不开心,关键还丢不起这个人。”昇光村党总支书记李灿民介绍,现在,这15户家庭改头换面,墙内墙外井井有条,这就是积分激励的效果。如今在义桥镇,积分激励又有了新升级,从以往单一的物质财富奖励,转向叠加荣誉表彰、党员发展、村民代表推选等多元化激励,为的就是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公共事务。

类似的做法在萧山还有不少,如党湾镇的“湾豆”、河上镇的“五和众联”等,成为兼具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的平台。由于管护标准清晰、评价体系完备,加之奖罚分明,一年间,萧山人居环境新气象频现。通过细化评价体系,采取“区级统筹、镇街指导、村级实施”三级联动,全区已制定“一村一策”实施方案330个。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以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为切入口,形成‘一村一策、分类引导、共治共享’的总体格局,有效控制或逐年降低管护开支,充分展现和美乡村文明生活风尚,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的迭代升级,使萧山真正从‘一域源起地’变成‘全域引领地’。”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颜泽平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