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第三届农作物转化体性状对比试验现场观摩活动收官
2025-09-26 17:45:3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9月18日至19日,由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指导、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原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农作物转化体性状对比试验现场观摩活动在河南省新乡市成功举办。这是今年继吉林公主岭、四川彭州、湖北汉川“三站”后,作为年度“收官之作”的一次重要观摩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性状研发单位、种业企业、生物育种投资机构及农业转基因检测机构等代表,共同见证了农业生物育种领域在种质资源创制、新品种培育和检测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成果,让对比试验“看得见”、检验检测“信得过”、科普普及“带得走”。

本次观摩活动共汇集了35份生物育种材料参试,涵盖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这些材料不仅展现了良好的抗虫性、除草剂耐受性等传统性状,还涌现出一批高产、高油、矮秆等新型性状的生物育种材料,为产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此外,结合田间展示的生物育种材料,本次观摩活动还展示了转基因分子特征高效解析、核酸蛋白特异性检测、精准定量标准物质、转化体定向溯源系统、环境安全评价、生态安全监测控制等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共32项,均得到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支持,实现了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新基因、新性状发掘,到新型转化体创制,再到新品种培育的完整产业化链条,实现了生物育种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相互赋能,稳步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此次现场展示的优良转化体,不仅有表现优异的抗虫或耐除草剂等性状,更有一些产量或品质性状改良等契合产业亟须的新性状,让人眼前一亮,这正是科技创新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目前,我国生物育种技术突破积厚成势,已获批59个自主转化体,多基因复合、基因编辑、品质改良、抗旱耐盐碱等新技术、新产品加速涌现。种业企业对优质转化体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强力拉动技术加速向产业转化。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关键节点,现场观摩活动搭建了“晒成果、验实效、促合作”的权威平台,让真正有竞争力的转化体“脱颖而出”,让产业链上的“断点”加速“连通”,为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种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农作物转化体性状对比试验历经3年,完成从“破题探索”到“提质扩面”再到“全面升级”的蜕变。第一届搭台唱戏,第二届提质扩面,第三届系统升级,扩大了试验规模,拓展了展示维度,丰富了观摩形式,共吸引1600余位代表参与,已促成37家研发单位与116家种业企业共144项现场签约,已逐渐成为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