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科技“赶集”很接地气
2025-09-28 09:42:26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在第八个农民丰收节当日,山东省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月农业农村主场活动在这里举办。一场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盛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科技工作者以及当地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更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这是科普活动的意义之一。活动现场,通过屏幕演示、科普宣讲、实物讲解等多种形式,将科技展示、知识普及与互动体验相结合,开展了贴近农民群众农业生产经营与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科普活动。

在“粮安天下”展区,VR果树栽培实训系统吸引了不少人来体验。“其实就类似小游戏,通过VR设备,可以体验水肥管理、疏花疏果技术、人工授粉、设置营养配方等果树栽培的所有流程。”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人员费运巧告诉记者,这款设备非常适合用来科普以及教学,像很多相关专业的农学生只有当季的时候才能去果园子里进行剪枝等实操体验,但用VR就可以克服时间、地理、天气、季节等方面的限制。

一块展板虽小,但实际影响却十分重大。在“蓝海富民”展区,关于大西洋鲑的科普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我国三文鱼多依赖进口,其中大西洋鲑全球养殖产量250万吨,我国产量仅1500吨,主要就是因为国外的种源封锁,进口苗种全雌化处理。”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后刘宇翔告诉记者,在包振民院士的带领下,团队研发了伪雄鱼诱导技术破解种源封锁,为大西洋鲑种源自主可控奠定基础。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