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院企合作加速作物专用控释掺混肥成果转化
2025-09-28 09:42:26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以下简称“资划所”)与河南省水浮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河南省周口市举行。双方将围绕“作物专用控释掺混肥料产业化生产技术”开展深入合作,在技术开发、产品孵化、企业生产、农化服务及品牌建设等多个领域开展全面协作,重点开发适用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专用控释掺混肥料。

本次转化的核心技术成果“作物专用控释掺混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产品,由资划所杨相东研究员团队历经十余年攻关突破。该产品基于团队研发的绿色包膜控释技术,创新融合功能性材料及肥料增效、环境智能响应等技术,通过解析作物养分吸收规律设计养分配比,能够确保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的精准同步,一次性施用就能满足全生育期的营养所需,显著提升肥料利用率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其养分配比可以根据不同作物和土壤条件灵活调整,实现“一肥一作物,一田一方案”的科学施肥目标。

杨相东介绍,在河南、山东、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十余个省(区),涵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30多种作物的多年试验示范表明,作物专用控释掺混肥料作为底肥一次性施用,不仅可简化农事操作、减少肥料用量、节约成本,还可提高养分利用率10%以上,粮食作物普遍增产6%~12%,亩增收60~120元。蔬菜、水果和中药材在减肥一半的情况下,仍可实现10%以上的增收,增产增效表现尤为显著。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宜伦教授介绍,作物专用控释肥料填补了养分高效型专用肥料产品的市场空白,这种配方专用、一次性施肥无需追肥的专用肥料能够让农户不再盲目施肥,对推动科学施肥有很大的作用。

资划所产业开发服务中心陈宝瑞主任表示,肥料科技创新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资划所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今后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科学施肥与绿色高效,持续深耕绿色智能材料、精准控释工艺和专用肥料产品研发,做企业坚实的“技术后盾”。

签约仪式现场,一条年产30万吨的作物专用掺混肥料生产线开工投产,年产值预计达到10亿元。下一步,资划所与河南省水浮肥业有限责任公司将共同推进企业控释肥料生产技术应用,完善作物专用肥料产品体系,建设10万吨级控释肥料示范企业,打造科企合作新标杆,为行业提供绿色发展新途径。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