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为“村播”注入持久动力
2025-09-29 21:21:21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林华黎

近年来,农村直播电商(以下简称“村播”)在我国迅速兴起,已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一方屏幕,串联起田间地头与消费市场,不仅为农产品开辟了新销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数字动能。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电商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1月份至7月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6.4%,全国农村网商数量超过1950万家,同比增长6.4%。在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村播”已成为流量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例如,2023年9月份至2024年9月份,抖音电商农特产品销量达71亿单,平均每天有1740万个农产品包裹发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农货商家达3.3万个。

“村播”蓬勃发展的背后有着多重动因。政策方面,国家“数商兴农”政策深入推进,多地政府将直播电商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指标,组织培训、提供补贴、建设直播基地,为“村播”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技术方面,智能手机和高速网络的普及让农民“触网”更加便捷。各大平台也通过“新农人计划”“乡村振兴频道”等提供流量支持、运营培训和佣金减免。消费方面,城市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可溯源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村播”通过实时展示生产流程,构建“看见即信任”的场景,同时满足了情感层面的乡土认同。

然而,“村播”也面临诸多挑战。基础设施与人才方面仍有短板,部分农村地区网络信号不稳定、物流成本高、冷链覆盖率低,导致消费体验打折扣。同质化竞争与品控存在隐忧,部分地区一窝蜂直播同类产品,陷入低价竞争。同时,由于缺乏标准化生产意识和品牌建设,产品质量不稳定、售后体验差等问题频发,影响行业声誉。流量红利见顶与运营困境:平台算法规则多变,流量获取成本逐渐升高,不少中小农户内容创作能力有限、私域运营薄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现“村播”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多方协同发力。政府应协同企业加快农村5G、仓储物流、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电商技能、品牌与合规培训,培育一批“新农人”骨干。加强产品品质和质量,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鼓励地方整合资源,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溯源体系,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引导主播从“卖低价”转向“卖品质”“卖文化”,讲好农产品背后的故事。平台需优化流量分配,对优质“三农”内容给予长期扶持。同时,可推动成立“村播合作社”,整合中小农户资源,实现供应链、客服和运营集约化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助推“村播”走向健康、成熟的发展轨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岳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