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近日,“第六届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在西南大学举行。论坛由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组委会发起,天津市期刊工作者协会社科经济类专委会与西南大学联合主办,旨在系统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路径。
本届论坛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主题,邀请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数字乡村建设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论坛设置了9个专题分论坛,涵盖城乡融合与就业、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乡村治理机制变革等关键方向,力求实现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的交叉讨论。每个分论坛均邀请相关领域著名学者对汇报论文进行专业点评,助力提升学术成果质量。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温铁军在论坛上表示,以人为本的数智化乡村能带动城乡融合的社会参与式创业,要创新要素配置方式,以“耐心资本”为主重构新型生产关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认为,应加快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符合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
论坛得到近30家学术期刊的联合支持,包括《管理科学学报》《南开管理评论》等。期刊主编、编辑部主任参与论文评审与现场点评,为高质量研究成果发表提供支持。
论坛的举办为关注“三农”与数字经济的学者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将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与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