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公安机关今年侦办危害粮食安全案件4800余起
2025-09-30 18:09:0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婧)近日,记者从公安部获悉,近年来,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制售假劣农资等涉农犯罪,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等犯罪案件4600余起,制售假劣种子等农资犯罪案件200余起;公安部挂牌督办大要案件13起。同时,公安部公布了9起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该批典型案例涉及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安徽省、重庆市、云南省、四川省多地,案件类型涉及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生产、销售伪劣农药案,销售假冒种子案,非法占用农用地案,盗采黑土泥炭案等。

在吉林辽源公安机关侦破的王某、张某某等人盗采黑土泥炭案中,犯罪嫌疑人王某、张某某非法组织人员使用钩机、翻斗车等工具在辽源市东丰县实施盗采黑土活动,经晾晒、粉碎、加工后销售至外省市。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公安机关侦破的史某某等人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犯罪嫌疑人史某某等人未经相关部门批准,雇用工程机械实施挖土、采砂活动,造成永久基本农田严重毁坏。在辽宁辽阳公安机关侦破的王某某生产、销售伪劣玉米种子案中,以犯罪嫌疑人王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多次购买伪劣玉米种子后进行非法灌装,冒充多个知名品牌向农户宣传销售。在安徽合肥公安机关侦破的杨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化肥案中,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等人大量购进磷石膏、磷泥等固体废物,与其他原料掺混后生产不合格的磷肥,并组织对外销售。在四川成都公安机关侦破的李某某生产、销售伪劣农药案中,成都市公安机关查扣含有禁用成分的“三无”农药330公斤,涉案金额2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人在农药中非法添加国家禁用的农药成分,制成俗称“降酸剂”的农药后,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如发现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黑土地资源及制售假劣农资等犯罪,请及时通过公安部“全国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举报平台”进行举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