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从“活下来”到“火起来” 非遗工坊的传承与突围
2025-10-11 09:09:00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林华黎


非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瑰宝。随着社会快速变迁,“活下来”是许多非遗项目真切的呼唤。在陕西,一个个扎根生活的非遗工坊,与现代生活、时尚潮流和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用“非遗+”模式让传统技艺突破藩篱,让古老技艺真正“活”在当下、“火”在民间。

在西安市新城区中山门街道东三路社区,“妈妈岗”非遗手工坊让非遗融入就业创新实践。

手工坊系统开展盘扣等易学易制的非遗项目培训,将传统手工艺转化为可居家完成的订单任务,为社区居民搭建灵活就业平台。

陕西省大荔县羌白镇阿寿村至今保留着面花、刺绣等传统技艺和花苫鼓、跑骡车等古老民俗,2023年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受妈妈和姑姑的影响,王新丽从儿时起就对刺绣产生浓厚兴趣。心灵手巧的她传承了阿寿村一代代绣娘的“好针线”,借助非遗工坊让这门古老手艺焕发光彩。

记者:吴鸿波、赵英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