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乡村文化绽放万千彩 ——“十四五”期间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富足
2025-10-13 16:14:02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秋意渐浓,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村BA"球场上球员们火力全开,来自全国各省份的强队劲旅云集台盘,一场场"上座率"超100%的精彩角逐正在上演。

"十四五"期间,以"村字号"活动为代表的乡村文体活动百花齐放,这既反映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也向外界展示着文化赋予乡村的瑰丽色彩。

"村字号"活动的接连涌现可谓正当其时。它们兴起于"十四五"开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节点,扎根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速铁路飞驰而过、移动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山乡村寨,更生长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3119元、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村民群体中。

多彩文化活动让村民站"C位"、当主角。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大地流彩"系列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支持各地组织举办近百项"村味"十足的乡村文体艺术活动。在之江大地,1500余名文化特派员奔赴山乡,文化特派员刘佳波在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办起"村民画室",30多位渔民拿起画笔成为画家,一些画作还能卖出几百到上千元;在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一年一度的"村晚"开展得有声有色,村民们从一开始的不想上,到现在争着也要上台展示。据统计,2024年,全国共举办"村晚"8.17万场,吸引2.62亿人次参与。全国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超过47万个。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更有特色,大大小小开在村里的村史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不仅是独属于乡村的文化"名片",也让村民在农闲时间有地方去、有热闹看。截至2024年底,全国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走进贵州遵义市桐梓县羊磴河畔的羊磴乡村美术馆,乡愁厅、文创厅、国际厅等展厅错落有致,木雕、竹编、绘画与老物件相映成趣,4000余件展品中有1800余件都来自村民的创造,讲述着流传千年的农耕智慧。

乡村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让乡村文化根脉愈发坚韧。8155个传统村落、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0万余项非遗是乡村处处充盈文化韵致的表达。越来越多老手艺、古民居、古建筑在乡村重焕生机。以瓷为纸,以金刚刀为器,大丰瓷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银付在一凿一刻间,让瓷刻作品在金石雕刻之间更为灵动。"希望培养更多的从事瓷刻技艺的传承人、从业人员,让这门技艺永久流传。"陈银付说。

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如缕缕清风,荡涤着乡村的文明气韵,村民文化素养与乡村精神面貌日新月异。"以前天一擦黑,村民都三五成群去喝酒、打牌,现在大家有了'村排'的消遣,都爱奔去球场,场上聊的也是地里该施多少肥、养的牛往哪卖这类实在事,满是正能量。"谈及"村排"的影响力,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教育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飞深有感触。

乡村振兴不振兴,不光要看农民的腰包鼓不鼓,还要看乡风好不好。为化解多地高额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等困扰老百姓生活的难题,全国各地结合实际,推动补齐移风易俗民生短板。重庆编制《巴渝和美乡村婚事新办指南》,明确婚事新办简办标准,上海建设红白事办理集中公益服务点,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河北河间市直接将婚姻登记中心"搬"进了诗经主题公园,新人们在《诗经》古老篇目的浸润中,读懂婚姻的真谛。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确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这一举措,为"十五五"期间持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明确指引和重要遵循。

"十四五"期间,村民精神面貌正发生着从内而外的根本性变化。这些扎根乡土、热气腾腾、惠及民生的文化实践,不仅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更重塑了乡村精神风貌,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文化根基、凝聚磅礴力量,绘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频共振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新图景。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