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福建省乡村振兴局
您所在的位置 > 乡村振兴频道 > 动态资讯 > 正文
抢收抢烘 适度晚播——河北秋收秋种一线观察
2025-10-14 13:13:00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华黎

新华社石家庄10月14日电(记者 赵鸿宇)当前正值河北秋收秋种关键期,然而持续阴雨天气导致农田积水、土壤过湿,大型农机下地困难,秋收进度延缓,部分新收获玉米水分偏高,储存不当易发霉变质。为此,河北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抢收抢烘,科学推进冬小麦播种,力争将天气影响降至最低。

10月14日,邢台市南和区迎来“久违”的晴天。在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阎里村玉米种植基地,几台履带式玉米收割机正在田间加紧作业。

“天一放晴,我们马上组织机械下地抢收。”合作社负责人王豪楠介绍,今年玉米总体长势不错,基地种植的6000多亩玉米已收近2000亩,预计4天内可全部收完。

10月14日,邢台市南和区阎里村的农民驾驶履带式收割机收获玉米。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在邯郸市大名县,连日阴雨使部分农田变成“泥洼塘”,收割机难以作业。万堤镇万南村村民贾新峰说,多亏县里组织的“助农秋收服务队”上门帮忙,玉米再不收就可能发芽,现在已收了七八成。

据了解,“助农秋收服务队”由大名县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乡镇和农村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组成,他们分片进驻重点村,帮助农户抢收玉米。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三秋”期间,河北省计划投入农机具70多万台,并建立区域农机互助协作机制,集中力量推进抢收进度。目前,河北秋粮收获面积已超4800万亩,进度近八成。部分夏玉米产区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应用,亩株数较常年增加600至800株,为产量稳定打下了基础。

抢收的湿粮能否及时烘干,直接关系粮食能否安全入仓。

“最近电话接个不停,周边农户烘干需求很大。”馆陶县仁航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沈聪聪说,公司3套烘干设备已连续多日满负荷运转。

不仅烘干数量大,操作难度也较往年有所提升。沈聪聪说,今年玉米水分普遍超过30%,远高于14%的安全储存标准。粮食烘干过程中需根据不同湿度精准调整温度、风量、时长,才能确保粮食品质。

为保证烘干企业设备安全运行,国网馆陶县供电公司安排专业抢修人员组成多支服务队,配备充足应急物资,趁着烘干企业工作人员吃饭间隙,开展用电设备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据悉,河北省已公布各地粮食烘干服务信息,引导农民就近有序烘干。同时,各地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群众做好秋粮晾晒。

国网馆陶县供电公司抢修人员帮助当地烘干企业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秋收推迟给冬小麦播种带来挑战。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13日,全省冬小麦播种面积110多万亩,约占计划面积的3%,晚于常年。

不过,河北对冬小麦生产保持乐观。一方面,冬小麦适度晚播技术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土壤墒情改善有利于旱地种植,无形中扩大种植面积。

“等地稍干就准备种旱碱麦。”沧州市海兴县高湾镇后刁村村民邢恩胜说,持续降雨冲刷了土壤盐分,雨水下渗也为麦苗储备了生长用水。

沧州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李丽琳说,旱碱麦品种经改良后适宜播期延长,最晚可到11月中旬。此次降水有效改善了盐碱地底墒,有利于稳定和扩大旱碱麦面积、保障出苗质量。

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辉表示,今年河北冬小麦播种应遵循“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原则,对晚播地块可通过优选品种、增加播量等措施弥补。

邯郸市复兴区玉米基本完成收获,当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指导农户排除积水,普及小麦晚播技术。“鉴于今年小麦普遍晚播,有的农户田间管理时可能产生疑问,因此我们将在整个生长期加大技术帮扶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复兴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仇杰说。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