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卖牛时只知道要给牛检疫,可往哪报、带啥材料、多久能出证,心里全是问号。现在好了,动物检疫工作人员上门把流程讲透,还有‘津牧通’系统能网上申报,再也不用来回跑腿了。”近日,天津市蓟州区的养殖户李大爷在自家牛舍旁感慨。这暖心的一幕,正是天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深耕动物检疫普法工作的缩影。
天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以下简称“总队”)副总队长刘刚表示,动物检疫是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闸口,而普法则是让这道闸口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为此,总队创新构建“普法+服务、普法+执法、普法+调解”融合机制,以党建为引领打造“阳光检疫”品牌,让法律条文从纸上走进群众心里。
数字化转型中的普法突破,让“智慧检疫”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在天津滨海国际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的操作间里,工作人员小王正熟练地在“津牧通”系统上核验动物检疫证明,屏幕上很快弹出审核通过的提示。“起初听说要改动物检疫证明无纸化,我们特别担心,纸质证明虽然麻烦但已经熟门熟路。”小王回忆,就在企业犯难时,总队的动物检疫工作人员带着服务找上门来。
针对物流企业对数字化系统不熟悉的痛点,总队动物检疫支队联合执法二支队组建专项服务队,先后走进3家宠物航空运输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培训,同时结合《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讲解电子证明的法律效力和监管要求。“现在半小时就能办完所有手续,效率提高了60%,客户投诉率降为零。”某企业负责人表示,这种“普法+服务”的模式让数字化改革落地更顺畅。如今,天津已实现动物检疫无纸化出证全覆盖,“津牧通”系统累计推送预警信息741条,从源头上减少了违法违规风险。
据介绍,天津市10个涉农区共有数千个养殖场(户),过去部分养殖户存在出栏不报检的情况。为了让养殖户真正明白报检守法、检疫依法、逃检违法的道理,实现从被动催报到主动申报的转变,总队开展一系列精准普法活动,印制了2.4万份《致畜禽饲养场(户)动物检疫法律法规告知书》,组织检疫人员逐场逐户走访宣传,建立发放台账确保不漏一户。在武清区河西务镇,检疫人员发现养殖户张大姐因不懂流程未申报检疫,当即现场讲解动物防疫法相关条款,手把手教她使用“津牧通”系统。张大姐说:“原来逃检不仅要罚款,还可能影响畜禽销路,现在每次出栏前我都提前申报。”如今,天津市畜禽出栏检疫申报率较三年前有了明显提升。
“我们这支专业队伍撑起了全市检疫服务。从动物检疫到动物园动物跨省交流,从宠物出行到跨境运输,我们的检疫服务覆盖全链条。”在位于天津市河西区温州道1号的市区动物检疫申报点,工作人员何芳介绍,这里既是检疫窗口,更是普法阵地,平均每天解答群众咨询20余人次。
谈及未来规划,刘刚表示,总队将持续深化精准普法,一方面开展养殖场(户)全覆盖宣传,另一方面强化养殖档案监管和信息分析,严厉打击逃检行为。